• 65阅读
  • 0回复

注意调动民间投资——继续扩大内需系列述评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0
第1版(要闻)
专栏:

注意调动民间投资
——继续扩大内需系列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田俊荣
助推内需的“第二级火箭”
1998年,我国加大政府投资,为经济增长立下汗马功劳。但喜中有忧的是,投资结构却呈现出政府投资一马当先,民间投资万马不前的态势。
民间投资,相对政府投资而言,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目前这一块还没有专门的统计口径。但从这样一组数字中,或许能窥出一些端倪:1998年,国有经济投资增幅高达19.6%,比上年飙升了10.6个百分点,这主要是政府投资加大的结果,国有企业自身投资增长并不快;相形之下,基本隶属于民间投资范围的非国有经济投资仅增长8%,不仅没有跟上,反而比上年下跌了0.6个百分点。
这组数字并不轻松。如果占投资总量不到20%的政府投资长期孤军深入,不能唤起占总量80%多的民间投资回应,甚至民间投资持续下降,将大大抵消政府投资效果,拉经济增长后腿。更何况政府投资是有限度的。今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达1.7%,虽不到3%这一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但意味着赤字空间在缩小;并且,由政府长期扮演投资人角色,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效率将愈来愈低。
诚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言,现在常有人将积极的财政政策比作美国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即增加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切莫忘记,美国30年代经济之所以趋稳回苏,恰恰是因为其政府投资带动了民间投资的结果。政府投资好比助推内需的“第一级火箭”,只有民间投资这一“第二级火箭”紧跟着升火发射,内需之“星”才能直上云霄。
下跌0.6个百分点的背后
民间投资徘徊不前,表层原因是清晰的。去年政府投资多集中于下半年,短期内民间投资不可能闻风而动,作出迅速而巨额的投资行动。这里,有一个“时滞”的过程。
但从深层剖析,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的范剑平研究员认为,体制性、结构性的原因占主导地位。
从国有企业投资看,这是新旧体制转换的必然现象。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银行慎贷,国企慎借,以前狂热而虚假的投资需求泡沫被挤干,投资增幅自然下降。
从集体、私营、个体经济投资看。首先,投资信息不灵,难觅好的项目。比如芯片集成块,国内企业刚打算将其作为高新技术投资,市场上的国外产品就已经处于过度竞争状态。并且,立项时一个芯片市价1000元,待到投产,已锐减为300至400元。其次投资的利润很少。由于买方市场来临,加之消费低迷,供需结构失衡,物价持续下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又弱,成本居高不下。在“低物价,高成本”的双重约束下,投什么亏什么,民间投资自然畏而却步。从外资企业投资看,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以东南亚、港澳台小资本为主,一度占到90%左右。在东南亚金融危机阴影下,这些资本往往撤回一部分去弥补本国本地区损失,而欧美资本投资又比较慎重,稳步增长。因而总体投资增幅不快当在情理之中。
让民间投资万马奔腾
截至1998年底,我国企业和个人存款余额合计高达8.6万亿元。如此庞大的民间资金“待字闺中”,民间投资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怎样让民间投资万马奔腾?
非国有经济是民间企业投资增长的最大支撑。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的银温泉博士认为,非国有经济投资链条包括有投资意愿,有投资能力,有投资方向三个环节。不言而喻,在这三环节上做足文章,就能激活非国有经济投资这一池春水。
法规配套,增强民间投资意愿。今年“两会”的修宪给非国有经济吃了一剂“长效定心丸”,但有关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具体法律法规尚未到位。
政策扶持,提高民间投资能力。比如技术支持,权威人士建议,尽快将应用型科研单位或改制成企业,或通过股份制等形式与企业联成一体。国有科研单位不必死抠“门当户对”,可以“嫁”给非国有经济。如此,一批生机勃勃的民间高新技术企业将簇然而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企业成本下降,民间投资将实力倍增。再如融资支持。美国有1000家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我国也可尝试发展专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金融机构。此外,证券市场也可创造条件,为优秀的中小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
政府引导,明确民间投资方向,刺激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消费升温将是启动民间投资的长久之计,除此之外,眼下还可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建议,回报率较高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由政府和民间一起投。此举能减轻财政负担;能让民间投资者凭借政府信用获取良好的融资;还能使政府在若干年后顺利退出,从资产增值中得到更多的收入,投资到其他领域。还有专家坦言,电信、教育等行业可以更多地向非国有经济敞开。我国每年高中毕业生300万人,仅有1/3升入大学。倘若吸收民间投资办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既可使劳动后备人员素质大大提高,又可使学生推迟三四年就业,减轻目前的就业压力。
证券市场是民间个人投资的最大渠道。截至1998年底,我国证券市场各类证券市值2万多亿元,仅占GDP的24%,而美国、日本在1995年这一比例就分别高达95.5%和83.5%,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证券公司经营,使证券市场的“两个轮子”健康运转,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要精心办好证券投资基金,使更多的“新鲜血液”源源入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