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重视提高“人力资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1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重视提高“人力资本”
姚柏林
由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想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W·舒尔茨首次提出的关于“人力资本”学说。他认为经济增长的要素除物质资本外,还有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前期,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起主导推动作用,到了中后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越来越大。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载体除科技人员、企业家外,首推政府官员。在我们国家,领导干部文化高、智力强、信息广,能科学地思考,正确地决策,严密地运筹,人力资本含量就高,其驾驭能力、领导作用就大。反之,不言自明。
开展“三讲”教育,有新形势、新背景、新内容,与一般地提倡重视“人力资本”又有不同。但也应该看到,新的时代条件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人力资本含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江泽民同志几乎逢会必讲提高素质,强调干部要加强学习,可谓“时时处处劝读书”。去年底,他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又提出要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生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要落后。”
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以弥补原有知识的“缩水”,填补新知识的空白,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人力资本的含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努力学习已蔚成风气,一大批明智者走在了前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市区领导和企业法人,曾是改革开放“吃螃蟹”的勇者。今天,他们又成为攀登高科技知识的先锋。许多人在取得硕士资格后又向博士研究生进取。外交部开展读书活动三年来,累计13500多人参加,经久不衰。中直团委开展“天天一小时跨世纪读书计划”已有两年多,雷打不动。不用说,经历这样一番刻苦的学习,这些领导者的人力资本含量显著提高。
朱熹《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无生而知之;智,无巧而得之。一位人力资本含量高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刻苦攻读、学识渊博的学者。最近出版的一本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分析报告的书,经过对众多名人的研究,令人信服地将深厚的知识根底列为几大成功因素之首,这些名人毫无例外都是靠勤奋学习与实践成就一番事业的。但有的领导干部却不以为然。他们整天忙于应酬,轻视学习,无心学习。有的原本学识浅薄,却不思提高,靠“吃老本”,组织和领导本单位本部门慢速低效运转。还有的不靠学识靠霸道,不靠水平靠“酒瓶”,我行我素掌大权。这样一些领导以如此低含量的“人力资本”投入现代干部队伍,理所当然地影响和制约着我们事业的发展。一些单位之所以发展缓慢,民怨甚多,无不与领导的素质有关。
提高领导干部人力资本含量,已经不单是领导干部个人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开拓进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华民族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在新世纪能不能抢占科技制高点,所以万万不能小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