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发扬五四精神迎接新的世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五四抒怀

发扬五四精神迎接新的世纪
荣高棠
曾长期从事青年工作的我,能亲逢“五四”运动80周年深感难得和有幸。80年前的这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胜利一方的参加国,不仅不能分享胜利的果实,还依旧是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他们竟然要继续分割中国。而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在屈辱的“和约”上签字。这种倒行逆施引起了举国愤怒。首先是北京青年学生愤起抗议,于5月4日集会游行,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宰割中国,坚决反对军阀政府的卖国勾当。但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了镇压。各界纷纷声援北京学生,许多城市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形成了全国工、农、商、学、兵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中国文化的革新运动。在此前后,一批有革命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发出了要民主、科学的呼声,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旧礼教,营造新社会、新中国的呐喊,振聋发聩,响彻于中华大地。“五四”运动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唤起了民众的觉悟,掀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运动的新篇章。
这场运动的先锋,是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是革命斗争的先行者。“五四”定为中国青年节,更使“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成为中国进步青年奋勇前进的力量源泉。
回想60多年前,我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是和“五四”运动一脉相承的。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和热河,又阴谋侵占华北。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忙于“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对日本帝国主义节节退让。面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2月9日举行了爱国示威游行,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等口号,得到全国青年和各界人士的响应,发展成为全国如火如荼抗日救亡的宣传运动。这对于后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和取得最后胜利,都有积极影响。40年代的历次学生运动,也是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进行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从“五四”运动开始,一浪高一浪的中国青年革命运动推动着革命事业的前进。
经过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悲惨历史,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百业俱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大半生所从事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我欣喜地看到随着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提高,营养卫生、体育锻炼各方面条件逐步改善,人民体质明显增强。青年学生们响应毛主席“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在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下茁壮成长。50年代我的母校在蒋南翔校长的倡导下,校园里掀起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为目标的体育锻炼热潮。80年代初期,中国排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引发了北大学生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呼声。中国乒乓球队40年长盛不衰,这支又红又专的队伍更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革命而打球”,既有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又有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过硬功夫。这些体现爱国主义情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求实精神的口号和信条,已广泛传播开来,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我认为这种为祖国荣誉而勤学苦练、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正是体育界把“五四”精神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的一个硕果。
人们常问我:在体育生涯中感到最值得珍贵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取得优异成绩,升国旗、奏国歌。记得1952年我率领新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冲破重重阻挠,于7月29日赶到举办第十五届奥运会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当天中午,就在奥运村举行了升旗仪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全团人员无不热泪盈眶。伴随国旗在我们心中升起的,是饱经忧患的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的欢乐,是实现了临行前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的自豪。特别是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我国小将以15枚金牌一举实现了奥运金榜“零的突破”,举国欢腾,全球炎黄子孙为之扬眉吐气。当时一位华侨老太太说:“我花几百美金买门票,一半为了看比赛,一半为了看升国旗。”这话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我深深感到,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的确很好地展示了祖国的形象和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的风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今年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正逢建国50周年大庆,澳门又将继香港回归之后回到祖国的怀抱,真是欣逢盛世喜事多!我这个87岁的老青年也感到壮心不已,要为祖国尽献余热。我更寄希望于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我殷切期望年轻一代包括年轻运动员,都要把继承“五四”精神与当前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形势与任务,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新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在祖国和人民培育下成长为栋梁之材。这样,在完成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使命中,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光和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