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法国新农业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3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跨世纪农业系列报道(3)

  法国新农业战略
  本报驻法国记者果永毅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法国历来享有“欧洲粮仓”的美誉。特别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实施以来,法国农业得益匪浅,获得了更大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共同农业政策已经出台30年,欧盟内部及世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持其传统的国际地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法国必须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此,法国经过两届政府的酝酿,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农业发展规划,这就是前不久获得法国议会通过的《农业发展方向草案》。
  草案开宗明义,指出制定农业发展方针必须考虑到农业在经济、环境保护及社会等诸领域的作用,并与领土整治事业一并进行,以求做到可持续发展。草案主要涉及6方面:建立土地经营合同制、合理调整农庄经营结构和规模、鼓励农业经营经济组织跨国界发展、注重农产品质量、加强对土地和森林面积的管理和农业教育与科研。政府希望通过农业政策的逐步调整来应对欧盟农业政策的改革,保持法国农业的国际经济地位。
  在土地经营方面,草案规定,国家和农业经营者将签订为期5年的土地经营合同。按照合同,农业经营者要在生产、特别是环保方面做出承诺,要创造生产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保持和增加就业,其耕作方式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注意预防自然灾害。作为回报,国家以补贴、贷款或利润回扣及部分或全部返还税款等形式,给予农业经营者财政资助。土地经营合同将环保与补贴挂钩,强调了农民对保护环境应尽的义务。合同规定,今后由国家分配的农业补贴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根据产量实施,而是根据国家提出的经营条件。达不到合同要求者,不但得不到补贴,还会受到处罚。合同制的落实,由各省省长直接负责,国家确定计划,大区和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内容。
  关于农庄经营结构和规模,草案提出,要调整、监督和控制农庄规模。法国现有农庄近73万个,平均土地面积约40公顷。草案要求各省以近5年的生产规模为参考系数,在避免可经营农庄破产的同时,阻止现有农庄无节制地扩大,以便于保持和创造就业岗位。为保证农庄数量和农业经营人口,政府还提出鼓励青年到农业部门就业和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及其配偶生活水平等措施。法国80%以上的农户是家庭式生产,因此,妻子支持丈夫务农对农庄的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草案规定,将给丈夫务农的农村妇女增加产期补贴和提高退休金比例;对有志务农的年轻人,除优先安置和得到优惠贷款外,第一年还可免交社会保险分摊金;对能够创造就业的农庄,国家将简化雇用临时工的手续,并提供必须的社会劳动保障;另外,还对有发展潜力的农业项目实行照顾,给予特别授权。
  由于法国农业以个体生产为主,农产品要进入销售市场,农民就必须联合起来。为此,法国政府拟在今后几年内,加强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行业协会,鼓励这些组织打破国界,与欧洲伙伴合作,建立大型混合经济集团,增强法国农产品的出口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提高农产品质量也是法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法国以立法方式确立和完善了对各类产品质量的认证标准,这次通过的草案又作出了进一步规定,主要包括:促进产品多样化,方便消费者鉴别;强化产品各门类的分割;加强质量认证工作,由一专门委员会负责检查产地命名,将以产地命名产品的作法从酒类扩大到其它诸类产品;鼓励发展山区特产。为保证农产品质量而设立的“农产品和食品商标、合格证全国委员会”,要向农业部长和负责消费的部长定期提供有关信息和建议,保证对生产者及其产品的有效监督。各类产品均设有各自的委员会,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维护产品信誉。对于一些重要的农产品,为保护其产地的地理形态和环境,还可申请设立“农业保护区”。
  法国历来很重视农业培训,有一套完整的农业普通教育和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在农业人员培训方面,草案提出了4项任务,即:保障普通教育、初级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农村地区注入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提高;帮助农村地区发展科研,参与国际合作,尤其是人员方面的交流。
  法国于1960年和1980年分别制定过两个农业发展规划,这次通过的草案,将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规范了今后20年法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