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三种方案各藏心机——里海输油线路之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3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三种方案各藏心机
  ——里海输油线路之争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孙勇军
  正当里海油气运输方案之争沸沸扬扬的时候,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卡里布让诺夫与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古斯托夫6日在莫斯科就提高哈通过俄运输管线石油份额问题达成了协议。双方商定,再将哈石油过境份额提高100万吨,两国总理将于今年4月就此进一步磋商。此前,俄已应哈的要求将其石油过境份额提高了150万吨。看来,哈政府已经意识到,在各种运输方案一时举棋难定的情况下,油气输送应更加务实。
  里海沿岸地区因蕴藏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被称为“下一个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多数里海沿岸国家也先后制定了石油富国战略,希望借助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振兴民族经济。然而,里海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一战略的实现,要想出口石油就必须借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出海口。为了掌握石油输送的生命线,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近年来,各种力量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着眼于掌握下一个世纪的战略能源控制权,遏制俄在里海沿岸地区国家的传统影响,几乎都提出了所谓的“西线方案”,即把管线从里海铺到土耳其,然后直通地中海。近来,“巴库—杰伊汉”方案脱颖而出。这条管道以“石油城”巴库为起点,经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直抵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全长1700公里,设计年运输能力为5000万吨。观察家注意到,这是在美国极力推崇下设计的一条输油管道,它彻底绕开了俄罗斯,被认为是开发里海石油资源“最理想”的通道。去年10月底,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飞抵安卡拉参加土耳其建国75周年庆典活动,在那里与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元首就铺设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问题签署一项联合声明。纳扎尔巴耶夫以土耳其同意接受200亿立方米哈天然气为条件在声明上签了字。五国决定今后以该管道为主要线路将里海石油资源运到欧美市场。
  在纳扎尔巴耶夫访问土耳其之前,哈总理巴尔金巴耶夫对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巴尔金巴耶夫重点考察了哈石油目前和今后在格阿两国境内的运输线路,哈与格还就长期(20年)租用格境内部分废置的石油管道问题达成协议。
  出于自身利益的驱使,伊朗主张铺设“南线”,即穿过伊境内抵达波斯湾。利用伊朗现有的油气管线和配套设施可降低油气出口成本,但美国不希望被它列为“恐怖主义”名单的伊朗掌握石油出口控制权。然而从中长期利益考虑,美国已经开始微妙地修改对伊政策,它曾宣布不反对修建从土库曼斯坦穿过伊朗的输气管线计划。除此之外,还有经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卡拉奇的管线方案及从哈萨克斯坦一直向东直抵东亚的设想等等。
  历史上讲,里海地区的油气出口一直要经过俄罗斯的油气管线,哈萨克斯坦目前的石油出口仍然无法绕开俄罗斯。哈境内仅有一条石油出口管道,从阿特劳至萨马拉,经俄管道抵达黑海口岸。俄规定哈每年只能通过该管线输出700万—750万吨石油,这仅能满足现阶段哈石油出口需求的50%。中亚国家独立后,它们对俄存有戒心,担心来之不易的主权得而复失。因此,多数国家主张里海油气运输方案的国际化和多样化。此外,正如卡里布让诺夫副总理此次莫斯科之行中提到的,高昂的运价已使哈俄两国间的商品流通减少了20%。俄通过掌握里海地区的油气运输,一方面获取了不菲的过境费,另一方面控制着里海沿岸国家的经济命脉,俄还努力在争夺下个世纪战略能源控制权方面有所作为。
  为此,俄罗斯近几年来一直在争取使新建的管道通过自己的领土,将里海地区的油气与黑海岸边的新罗西斯克港连接起来。这一方案被称为“北线方案”。然而这一方案的致命弱点是要穿过局势未卜的车臣地区,以瓦哈比教派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宗教力量在那里活动猖獗。
  为改变这种局面,哈制定了管道多元化政策,积极参与各种管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计划通过引资,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起多元化的管道运输系统。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石油市场的低价位状况,哈萨克斯坦也感到无能为力。长远规划固然诱人,但远水毕竟解不了近渴。哈副总理此次访问莫斯科,除就提高哈石油通过俄管道的运输份额外,还与俄就运价问题进行磋商,致力于两国运价的接近和统一,努力降低运输成本。此外,两国还商定,最大限度地利用伏尔加—顿河渠道以绕开车臣地区,使哈乃至里海地区的石油出口方案更趋务实。
  (本报阿拉木图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