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构建民办教育新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构建民办教育新体制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培植
20年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民办教育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新型的体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民办教育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开放的大氛围外,主要是社会知识人才资源能量的自我启动,自愿组合,在公立学校以外开辟另一块教育天地。知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聚合,引发了求学青年的求学热情,打开了求学之门。
目前,民办教育要发展,必须注重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一、在现有基础上,要求大发展更要讲规范化。在学费上,以此来建设学校,发展学校,结果许多民办院校软件达标(评估后质量合格)但硬件不足(校产和教学手段差),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因此,有四点需明确提出:(1)要开辟股份制产业化实验,汇细流为江河;(2)要允许投资回报,微利运行,形成良性循环机制;(3)政府对办得比较好的学校给以资金补助;(4)发展基金、风险基金、劳保计入成本。政府要制定一些宽松的政策,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从国办、民办两种教育体制的实际出发立法,克服和改变一头轻一头重现象。
民办教育形势很好,但再发展面临许多难点问题,非有立法方可“化解”。比如,集资体制问题、宏观管理问题、微观管理问题、宽进严出开放办学问题、关于学校发毕业证书问题、学校师生权益问题等等。由于无法可依,侵权、强制收税收费问题时有发生,说明需要尽快出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法。对学校管理,教育部和中介组织联手,应重点加强评估和引导。对学校内部管理,依法强化校董事会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严禁“家族式办学和管理”。
三、重视教育质量是民办学校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学校有质量就有生源,就有生命力。这是不少成功学校的经验之谈。质量控制,重要的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和方法,从宏观上保证民办学校教育质量。(附图片)刘培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