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不该有的反差消失了 锦州集资兴建陵园 告慰革命先烈忠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2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聚焦

不该有的反差消失了
锦州集资兴建陵园
告慰革命先烈忠魂
西边公墓:雕栏玉砌,高碑林立,烟火不断;东边烈士墓:杂草老高,墓颓树倒,零乱不堪……1997年4月2日,你报以《不该有的反差》为题,刊发了辽宁省锦州市帽山烈士墓地残破与公墓繁华形成强烈反差的图片和文字,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近日,笔者又来到帽山,欣喜地发现这里已发生了变化:经过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大门,一条宽阔的甬道随石阶向山顶层层延伸,两侧松柏整齐;甬道终端,豁然敞开一块开阔的纪念广场,广场上一座气势雄伟的纪念碑擎天而立;纪念碑两侧、后边,是一个个烈士墓、无名烈士墓。
一队少先队员在清扫广场,一位老人正仰视碑身在读碑文。当他看完碑文转身见到笔者,竟忍不住搭话:“这才像话。”
市民政局的同志告诉笔者,有关帽山烈士墓残破的报道,在锦州这片热土上激起“千重浪”。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战士、部队官兵、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农民自发来到烈士墓地清理杂草,为烈士墓添土,小学生捧来鲜花祭奠英灵。许多人写信或打电话,呼吁重建烈士陵园。
群众的呼声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民政局长通过报纸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发动社会力量,修缮烈士墓地。市人民政府专门向市十一届人代会提交修建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的议案很快获得通过。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各界就集资捐款近1000万元;经过一年半的建设,一座占地面积达300亩的烈士陵园,在解放锦州50周年纪念日之前竣工。
当锦州军民将烈士的遗骨迁葬进陵园后,数万市民先后来到陵园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辽宁省锦州军分区 赵辉王广谦(附图片)图为新建烈士陵园里的纪念碑。图为原烈士墓地残破荒凉的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