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扑面吹来改革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2
第11版(经济专页)
专栏:

扑面吹来改革风
□张大山张运国
湖北省枣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大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
近年来,枣阳市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98年,枣阳市粮食部门收购原粮总量30115万公斤,顺价销售粮食12819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工业产值65166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130万元。
该局把党和国家的“三项政策”作为全市粮食工作的关键狠抓落实,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严肃纪律。
——不折不扣地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做到不限收,不拒收,早到早收,晚到晚收,优质服务,不压级压价,不抬级抬价。1998年全市收购贸易粮30115万公斤,其中定购粮10200万公斤,收购保护价粮食15131万公斤。坚持户卖户结,不向农民打白条。
——坚决落实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政策。严格按“库贷挂钩”、“钱随粮走”、“违规停贷”的办法管理和供应资金,确保每一分钱贷款都用于粮食收购,全系统粮食收购资金新增贷款库贷率达100%。
——坚决落实粮食顺价销售政策,杜绝了亏本或变相低价亏本销售,使不形成新的亏损挂账目标得到实现。
枣阳粮食系统有7000多职工,他们于1998年11月30日前完成了粮食收储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分离,实现了资金、人员、场地彻底分离。
按区域划分组建独立核算的收储公司,实行粮油统一购销,资财统一配置,资金统一调控,费用统一审批,人员统一管理。组建了金华、银凤、金谷等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整体效益。
在改革中,局机关将原来的机构和人员精简50%。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运行机制,在经营上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改革,为枣阳粮食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全市粮食系统从事多种经营、跨业经营的有2000多人。1998年多种经营产值达14945万元,实现利润571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