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根深才能吸收外来营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2
第12版(文化)
专栏:

根深才能吸收外来营养
庞朴:文化经典是民族财富,但千万不要变成包袱,不要用这个去抵制、防范现代化的思想,如民主与科学。不要把诵读古诗文变成狭隘民族主义的工具。
王元化:提倡诵读古诗文,不是为了复古,更不是企图通过它来抵消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不要以为提倡一个方面,就是抹杀其他方面,或者把这一方面看得比所有方面更要紧。这种看人论事的坏习惯,我们必须抛弃。
在汲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考核和分辨,探索并找出适当的资源,来和汲取过来的外来文化同流合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五四”时说过不要读中国书,这是特定时期偏激的话,有历史背景;今天对传统文化要冷静思考、科学对待。
汤一介: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教理论上为什么没有什么发展,因为它已经融化在我们的文化中间了。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力量不可阻挡;政治上希望是多极化;文化上恐怕应该多元化,即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多元化发展。民族文化要为解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贡献各自的民族智慧。在诵读我们自己的古诗文的同时,能不能也从小用英文背诵一点外国的东西?莎士比亚有些很短、很美的句子,雪莱的诗《致云雀》等也都脍炙人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