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中央文明办与本报联合召开座谈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3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中央文明办与本报联合召开座谈会
本报北京4月22日讯记者李宏伟、白剑峰报道:今天,中央文明办与本报联合召开“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武汉、杭州、海口八城市文明委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议强调,要加大力度,务求实效,推动“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深入开展。
会议指出,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是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为迎接建国50周年创造整洁优美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总之,这是一项促进发展、有利稳定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面向群众、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各地一定要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高度,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新世纪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这项活动摆上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使“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取得切实成效。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对全国、全省有重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当前,各城市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制订长远规划和近期活动方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长远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近期要做的事,要列出具体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规定奖惩措施,确保限期完成。二是要突出重点,打好战役。组织战役要选准突破口,确定主攻方向,特别是要从解决那些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城市声誉和形象的问题入手,取得突破,见到实效,打开局面。三是要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现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非常关注,他们不仅迫切希望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愿意为之做出贡献,我们要把这种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要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他们看到利益。要把政府行为和群众参与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有效机制。要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要提倡人人动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和文明的风尚。四是要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五是要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欠账较多,许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我们既要积极进取,着力解决那些经过努力近期能够解决的问题,又要按照长远规划分期量力而行。要多做实事,不事虚夸,特别是在城市硬件建设方面,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千万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过急,脱离实际,更不能借机摊派,加重企业和群众的负担。
会议还指出,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促进这项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有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上海市文明委秘书长许德明,广州市委副书记朱小丹,南京市委副书记汪正生,杭州市委副书记吴键,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金生,海口市委副书记符兴。
中央文明办副主任胡振民在会上讲了话,本报副总编辑李仁臣主持了会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