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从读者来信看人心向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1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从读者来信看人心向背
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
自从3月24日北约发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空袭以来,巴尔干地区的战火就成为此间舆论界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德国人对这场战争的到来并不感到突然,前南地区的民族冲突毕竟已经持续将近10年。但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是否就必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大举动武,这场战争将会打出一个什么样的巴尔干,塞尔维亚人是否就是万恶之源……种种疑问,使人们议论纷纷。连日来,许多读者投书各种报刊发表意见。
对于北约打起“防止人道灾难”的大旗发动空袭,一位名叫潘斯基的教授向《法兰克福汇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道义高还是法律高?他说,赞成空袭的人或多或少不加考虑地把道义置于法律之上,却没有看到,讲道义要求尊重法律。如果仅仅依据道义、“人道”理由就可以超越法律,那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信念之战。联合国显然没有授权,也就是说,它缺乏《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法律基础;北约的条约法律基础就更谈不上了,因为它只与其成员国相关。
一些读者不赞成北约某些领导人声称的“别无选择”、和平手段已经用尽的托词,并且对朗布依埃协议的内容提出批评。科隆读者福格尔康普在《法兰克福汇报》上说,为什么不让欧安组织扩大其使命,在北约之前就先承担起欧洲政治解决的担子?既然南斯拉夫拒绝朗布依埃协议的要害在于北约部署军队问题,为什么不由联合国出面来监督协议的执行呢?自我授权的北约发动战争是有意破坏国际法,损害了欧洲和平秩序。柏林的一位退休法官布塞在写给《法兰克福评论报》的信中说,朗布依埃协议的附录之二(军事部分)对南斯拉夫提出的要求决不是仅仅在科索沃驻军,而是要求占领整个国家。根据协议第十条,北约可以无偿使用全部基础设施;根据第六条,北约在一切法律程序方面享有豁免权。他直言不讳地说,除非是军事上彻底失败,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会接受把一个主权国家变成北约的保护国。北约提出无法让人接受的要求表明,它从一开始就寄希望于使用武力,它进行的是一场违反国际法和宪法的进攻战,其结果是使所有各方民众的人道灾难成倍增加。
对于德国也参加了这场美国主导的战争,奥托布伦市的米勒在给《法兰克福汇报》的信中说:“我们这一代人,听到过英美的轰炸机在德国上空轰鸣,亲眼见过德国的城市在冰雹般的炸弹中被摧毁。二战结束后,我们和我们的父辈决心永远不再让这些事件重演……德国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德国现在已经处于战争之中了。人们根本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冲突之火可能会变成无法控制、后果难以预料的燎原大火。”纽伦堡的胡英尔女士在《星期》周报上说,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任务是根据基本法严格限于国防,而轰炸南斯拉夫与国防毫无关系,“道义”的义务也不能改变轰炸违犯了基本法乃至国际法的事实。一位95岁高龄的法兰克福人在给《法兰克福评论报》的信中说:“我10岁那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现在极度吃惊地看到,巴尔干的局势发展与当年多么相似。”他恳切地呼吁道:“不要毁了未来几代的前途!”德国知名政治家、前总理施密特和基民盟老一代领袖人物德雷格尔反对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立场得到许多读者的赞同。法兰克福的一位法学博士马克斯在给《法兰克福汇报》的信中说,施密特和德雷格尔都参加过二战,他们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死亡和恐惧。他忧心忡忡地说,也许我们已经贴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了。
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读者赞成北约在南斯拉夫采取军事行动,希望“快刀斩乱麻”,迅速平定局势。但即使在这些人中,也有人承认,这是“最糟糕的解决办法”。正如一位读者所说,暴力能成为更坏的暴力的萌芽。
(本报波恩4月1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