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大英雄与小男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0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大英雄与小男孩
  卫建民
  在巴黎北站上车,只一个多小时,我就到了另一个国度———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国前听人说,一位老翻译家买通票在欧洲转了一个多月,白天游览,晚上就睡在火车上,大大节省了经费。贯通欧洲的列车舒适方便,而且有吸烟车厢;再将它当成活动旅馆,真是个聪明的主意。
  布鲁塞尔正是秋风秋雨,凉气袭人。我在车站换了比利时法郎,坐了一辆“的士”,按原定计划,先去滑铁卢,凭吊拿破仑大败的古战场。布鲁塞尔距滑铁卢仅20公里,说话间就到了。像其他游客一样,先看介绍滑铁卢之役的影片,再登狮子山,登高远眺,发思古之幽情。下一个节目,就是买点有拿破仑标记的纪念品,打道回府。此时风雨大作,司机给的长柄伞刚撑开,伞就翻卷成碗形,人失重悬浮,差点儿后栽。我迅速合拢派不上用场的雨具,挥动伞柄如战剑,迎着狂风冷雨在狮子山周围徘徊,触景生情,默诵李华《吊古战场文》:“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之役是一场著名的战争;“滑铁卢”3个字,也成了“败仗”的代名词。但这个败仗是与拿破仑的威名连在一起的,拿破仑虽败犹荣,至今声名赫赫。有趣的是,胜利者威灵顿反而成了失败者的陪衬,在后人的心目中,虽胜犹败。这种人类文化心理,我们中国人最易理解。常言道:“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大败乌江,死于垓下,不失为气贯长虹的大英雄;刘邦虽入关为王,自鸣得意,却是一副流氓相。滑铁卢战场上雄踞山头怒吼的狮子,怎么看都不像联军的威武之姿,倒像是拿破仑宁死不屈的化身。几百年了,拿破仑的影响力毫不减退,他创造的辉煌业绩泽被后人———一部《拿破仑法典》至今仍是法国法律之本源。在世界政治史上,谁能与拿破仑相比?
  看完了震惊世界的大英雄,返回布鲁塞尔,我又去看一个光屁股、以撒尿姿式名闻天下的“第一公民”。不是我一个人,全世界的游客到布鲁塞尔,不都是要看“第一公民”吗?走近小顽童的雕塑前,听见循环往复、一“尿”长流的“嘀嗒”声,我就露出了笑容。不是我一个露出了笑容,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围着“第一公民”在笑,排队与他合影,留下一张“曾到布鲁塞尔”的形象证明。真的,不与这个小男孩合个影,那还叫来过比利时吗?市中心区的商店里,以“第一公民”形象为标记的纪念品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我挑了几只烟灰缸,还有一个温度计,都有他不朽的形象。中午吃饭时,不留心进的餐馆,也叫“第一公民”,吃的是意大利面、比利时薯条和薄饼。我暗笑,“第一公民”文化现象,就差一道以此命名的大菜了。
  “第一公民”的传说,人人皆知,姑妄言之姑听之,不必认真。我想到的是,一个城市的雕塑,如何才能消除国家民族的界限,既能成为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标志,又成为世人瞩目的景点?要达到这个标准,需具备两个因素:一、雕塑要冲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关注全人类普遍的文化心理,寻找普遍的超越的基本情感要素。哥本哈根的“美人鱼”,象征人类对爱情的企盼;布鲁塞尔的“第一公民”,则使所有年龄段的人回到了童年。这也是“移情”效果。二、雕塑要经得起看,有很高的艺术性,雕塑的位置还要恰到好处。看到“第一公民”,谁都认为太小,细想一下,他就妙在小巧,而不是肌肤健美的大卫。假设比例太大,他的魅力反而减弱了。
  返回巴黎时,雨过天晴,车厢里盛满黄橙橙的夕阳余光,我心中也充满温暖的喜气。对面的一位荷兰人,正看合同一类的文件,在车厢里办公。我点着一支烟,回想自己偷得半日闲去一个国家,所为何事?原来是去看虽败犹荣的拿破仑和一个撒尿的小男孩,呵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