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同住一市为何多交四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6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竞赛
让农民用上便宜电
深圳有一奇怪现象:宝安、龙岗两区除区政府所在地外16个镇约36万用户的电价每千瓦时要贵0.125元。去年,这36万用户为此多花了4.22亿元。
同住一市为何多交四亿
本报记者胡谋深圳特区报记者蓝岸
深圳宝安、龙岗两区的16个镇工业发达,厂房林立,城市化早已完成,并与深圳其他4个行政区共用一个电网,可去年这16个镇的36万用户却多交了4.22亿元电费。原因是这些镇仍戴着“农村”的帽子,用户还得按“农网标准”多缴电费。
据记者调查,深圳这个“农网标准”形成于原宝安县。在撤县建区及统一电价标准后,两区电价仍比其他区每千瓦时多0.125元,这是经过深圳市有关部门审批后收取的电价“附加费”,其中64%为综合管理费,36%为镇农网建设费。
据供电部门反映,深圳特区管理线外电价高于线内,其原因首先是供电成本高。整个电网框架建设始于60年代,设备陈旧,低压电网长期失修等,拉高了供电损耗。据深圳供电部门核算,16镇去年供电线路损耗率达23.4%,远高于全市5.8%的平均水平。
二是各镇供电员工队伍庞大,效率低下,存在“以电养人”和“以电养政”的现象。据统计,目前16镇供电部门在职员工有778人,超过正常用人标准一倍之多;在“养政”方面,去年16镇为当地政府上缴利润共计4500万元,并为镇属企业提供贷款及担保贷款达2.3亿元之巨,这皆取之于“高电价”。
一年多前,宝安、龙岗两区电价更高。当地农民告知记者,当时每千瓦时普遍在1元—2元间,最高达3元多。而现在的差价,是深圳市花了很大气力“取消供电中间层”的结果。
深圳市从1997年9月开始,用了1年多时间,取消了“供电中间层”,使全市抄表到户率达98%,将地域每千瓦时电价差别减为0.125元。
这个0.125元的电价差别能否再进一步取消呢?
深圳市副市长郭荣俊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由于取消“供电中间层”的“大手术”刚完成,深圳准备用两年时间,先完成供电设施的产权移交工作,再对0.125元的电价差别进行“手术”。就深圳目前现状而言,可先采取关内用户负担一点,关外电价降一点的办法,把16镇的电价尽早降下来,以此解决电网滚动发展问题。
对于“以电养政”和“以电养人”现象,深圳市能源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按国务院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对16镇的电力体制进行“消肿去淤”,并积极参与、支持16镇电网的改造工作,降低供电线路损耗。他们不久前已下发紧急通知,禁止16镇“以电养政”,各镇供电部门今后不得再成为当地政府的“摇钱树”。
深圳供电局对此表态,要在政府支持下,力争创造收支平衡、正常运行、滚动发展的条件,下一步将收编16镇供电部门为“正规军”,其人、财、物纳入供电局统一管理;改造电网,使其技术装备上新台阶,降低电能损耗至合理水平,达到统一全市电价的目的。(附图片)
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巧家县告别了近五十年无大电网的历史,新修建的110KV变电站不久前投入运行。叶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