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电价要降低 须改电管站——访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发展司司长宋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6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电价要降低
须改电管站
———访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发展司司长宋密
本报记者费伟伟
农村电网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改造农村电网对减轻农民负担,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意义十分深远。因此,国家把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列为去年1000亿国债重点投入的6个领域之一。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当前重点应该抓什么?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发展司司长宋密。
问:农村电网工程与1000亿元国债重点投入的农村水利、交通通信等其他5个领域相比,涉及面更广、更分散,且建设地点均处在管理水平和施工力量比较薄弱的县及县以下地区,目前进展是否顺利?
答:到目前为止,除山西和西藏外,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电网改造、城乡同网同价)方案均已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在此基础上,去年还分批下达建设投资计划425亿元,工程范围涉及到全国30个省区市的1800多个县市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业已全面展开,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起步,降低农村电价的努力也已初见成效,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总体进展顺利。
问:从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规模膨胀、低压电网缺乏统一规划和农电体制改革滞后。
由于这次全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资本金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债券,剩余部分的投资有关银行也给予了足额的贷款,因此,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追求高标准的倾向,对农网改造经济效益普遍重视不够,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按原测算,全国农网工程总投资规模计划为1400亿元;经逐省审查,目前批复的各地区投资总规模已经达到1800亿元;据调查,各地的投资规模还在扩大。
乡镇电管站改革是这次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是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环节。这项改革涉及到人员分流与安置,资产重组和转移等重大问题,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直供直管县,由于县电力企业和大部分乡镇电管站分别隶属于中央和地方,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较大。据了解,目前已经改革的乡镇电管站也普遍存在着不够彻底的问题,如虽然将乡电管站改为县供电公司的派出机构,但具体的管理办法、人员构成、工资及设备维护费用来源等仍然维持不变,没有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无实质性变化。
问:温家宝副总理最近代表国务院对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抓紧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与改造的步伐。”那么,当前重点抓什么?
答:朱镕基总理等中央领导站在整个农村乃至全国经济工作全局的高度,亲自作出了在抓好农网改造的同时,首先进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实现城乡用电同价目标的战略部署。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是降低农村电价,实现城乡用电同价的重要环节,而关键就在于乡镇电管站的改革。这就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目前,乡镇电管站改革的具体办法正在研究制定之中,已经开始农网建设与改造的1500多个县市都要在今年内完成乡镇电管站的改革任务,其他地区的工作也要抓紧进行。真正把目前的乡镇电管站改组为县供电公司的派出机构,实现县供电公司直供到户,做到人员精减,收支分开,服务质量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