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填平“代沟”的新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3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一得

填平“代沟”的新思路
赵宇
“代沟”一直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一个难以弥合的裂痕。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晨光出版社合作研究与出版的《向孩子学习》一书,揭示了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在代际关系和文化传承方面出现的革命性变化。研究表明:八十年代前后两个特殊的时期,造成了至少近二十年(1978—1998)悬殊的知识落差和文化断层。告别这个年代以后,信息革命所推动的“向孩子学习”观念,将促使老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化为“代桥”,两代人将携手走向“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新社会。
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代沟》一书中以非常幽默的笔调写道:“在不久前,老人还能说:‘你要知道,我曾经年轻过,可你却从来没有老过。’可现在,年轻人可以回敬说:‘你从来没有在我们的年轻时代里度过你的年轻岁月,你也不可能了。’”而刚刚推出的《向孩子学习》一书又进一步指出:怀着“向孩子学习”的心态和胸怀,父母与教师就会永远年轻,永远富有创造力,即使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也是如此。
《向孩子学习》从严谨的科学研究出发,用生动的事实、新颖的理论回答了“为什么要向孩子学习”、“向孩子学习什么”、“如何向孩子学习”的问题,深入而系统地阐释了“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的思想。它的突出特色是不仅有孩子思想的火花,还有成人智慧的结晶。其间穿插着富有趣味又给人以无穷启迪的故事,而且都是中国人自己的。讲故事的人有老师、父母和专家,却都是关于孩子们的;他们也讲道理,却点缀着许多活生生的事例;他们怀着严肃的心态,却说着充满了人情味的话。
该书是全国几十位知名学者、几千名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研究成果,是以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基础的。1997年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晨光出版社组成“向孩子学习”课题组。首先对北京两所学校的二十名小学生、高中生进行个案调查。接着分别在北京、沈阳、南京、杭州、福州、南宁、桂林、泰安八个地区,对一百一十六名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访谈。又在北京、上海等地访谈了四十一位知名学者。1998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与晨光出版社、《光明日报·家庭周刊》、《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联合举办历时一年的大型有奖征文活动。这些努力的回报就是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