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泰山深处书声琅——青年教师吴光银办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泰山深处书声琅
——青年教师吴光银办学记
姜华
最近,吴光银这个名字与他仅有7个学生的学校在泰山脚下广为流传。他自动放弃在山村小学教书的职位,主动请缨到条件更艰苦的远离乡村的深山中教授那里的几个儿童。五年来,他跋山涉水,行程数万里,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都倾注在山娃子们身上。
药乡,坐落在泰山背后的一座山峰上,过去是个鸟儿不到的地方。1993年,吴光银自愿从7公里外的藕池小学来到这里执教。
从他家到药乡近13公里,一条羊肠小道在七沟八梁间盘旋,近13公里路要走三个半小时。这条路他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一走就是五年。
吴光银选择的事业是清苦的。3间教室半挂在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除去每天紧张的工作外,每夜独自伴孤灯,每餐开水、煎饼就咸菜,为烧水做饭,每天还要到山上捡松子、枯枝、干柴。
吴光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适龄儿童入学。他挨家挨户摸底排队,发现有三名该入学的儿童,两名已十一二岁,另一名正好7岁。他一次次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说服动员,然而家长要么避而不见,要么严词拒绝。他记起以点带面的道理,决定先攻破一个堡垒,带动其他两个家长。他选择了村民刘庆全家。刘家十多岁的儿子,已跟他劳动好几年了,俨然是个很好的帮手。吴光银这次去他家已是第五次了。吴光银大道理讲了一大堆,刘庆全理都不理。他三番两次找到田间替刘庆全做些活儿,边干边做工作。刘庆全终于有所感动,只欠没表态。
这天是星期天,是吴光银回家添给养的日子。回到家,他怕夜长梦多刘庆全再有变化,匆匆吃口饭,带上妻子准备好的煎饼咸菜,就返回药乡。半路上,下起瓢泼大雨,平时干涸的山沟里,洪水夹带着乱石轰鸣而下,吴光银几次差点滑下悬崖,他磕磕碰碰赶到药乡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他不顾跌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身体,不顾浑身的泥水,立即赶到刘家,继续做工作。孩子的父母看在眼里,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就把学生送进学校。在刘庆全的带动下,其他两名儿童也很快入了学。吴光银终于有了自己的学生。
时光荏苒,山里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到1997年时,吴光银来药乡已是第四个年头了。他的学生也发展到7名。其中三年级3名,一、二年级各2名。三个年级的课程加起来有20门,在正规学校要七八个老师任教,而在药乡只有吴光银一人兼,工作量相当重。7个孩子三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里,吴光银不得不白天马不停蹄地分别给学生授课,晚上再把第二天的所有课程备一遍,每天工作量都长达十三四个小时。虽然十分辛苦,但他却累得高兴。
乡亲们说,吴老师为了孩子们连命也舍得。那是1997年冬季的一个星期天,吴光银晚上发高烧达41度。第二天学生们来上课,第一次发现老师没有正点站到讲台上。等到9点还不见老师来,便推开他的门,喊他不应,推他不动。孩子们见此情景,边喊着老师边哭作一团。还是大一点的孩子跑到附近的林场里喊人来,大伙七手八脚地把他送到山下的乡医院。这天,他昏迷了一整天。第二天,他吃力地从病床上爬起来,从药房买了些药,拖着还未退烧的身体悄悄离开了医院。他不知哪来的这么大力气,平时还要走四小时的山道,他只用了三个小时便赶回药乡,下午又照常站到讲台上。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登门去学生家补课辅导;多少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他领孩子们上山采蘑菇、挖首乌。缺少课外读物,他自费订上报纸刊物,买来图书,并亲手做起书架。春秋易感冒,他熬药让孩子们预防。学生看病难,他自费买来常用药。孩子们课间好到山溪中喝生水,他专门买口大铝锅,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烧好一天用的开水。对家庭困难的孩子,吴光银更是特殊关照。学生吴红的母亲是个聋哑人,智力不全,腿还瘸,连饭都不会做,父亲也患有慢性病,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吴光银就掏自己的腰包给她交上;学生们要到山下考四年级了,别人的孩子煎油饼、煮鸡蛋,吴红的父亲只给她做了几个玉米饼子带着。吴光银看到后,二话不说,转身去买来面包和方便面交给吴红的父亲。这个山里人竟感动得落起泪来。
当有人问吴光银今后是否打算进城去?他真诚憨厚地一笑,说:“我生在泰山,长在泰山,我是泰山的儿子,一辈子也不会离开这座大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