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社区服务业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社会,服务社区。它对劳动力技能素质、年龄等要求相对较低,就业的门坎也较低——社区服务:再就业新亮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6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社区服务业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社会,服务社区。它对劳动力技能素质、年龄等要求相对较低,就业的门坎也较低———
社区服务:再就业新亮点
本报记者杜海涛
大有潜力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房管局的下岗职工王小龙,花50元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从为他人送煤球、换煤气起步,又学会了修理电器、安装管道,现在月收入达千元左右。他深有感触地说:只要不等不靠,肯吃苦,社区服务天地宽。
有人说,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人员最大的蓄水池。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不但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距离。1997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6.4%,发达国家一般为7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0%左右。我国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据国家统计局对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的调查,需要家电维修、上门送报等17项服务的家庭数量占到70%,有707万个以上家庭可以为社区服务提供机会,各项服务累计可以提供2000万个临时就业机会,目前空缺1100万个。如果以此类推,中国数百个城市的社区服务业蕴藏的就业机会相当惊人。而且城市家庭的消费需求、服务需求还在不断扩大。去年,北京市前门地区曾对28个居委会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希望提供家政服务的家庭户数比1997年上升了20%。
大有可为
社区服务业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如社区幼儿保育、养老福利、老年活动、医疗卫生、商业饮食、邮电通讯、家政服务、清洁绿化、物业管理、配送快递、修理维护、娱乐活动等等。沈阳市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下岗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女工较多的特点,以家政服务作为社区服务工作的突破口,建立了家庭保姆、家庭护理等计时服务队伍和家庭快餐鲜奶配送等专业服务队伍,自1998年以来,已成立家政服务组织1184个,开展家政服务项目30余个,1998年共安置下岗职工2.34万人。下岗职工李海深,家境困难,妻子又得了脑血栓,经市家政服务中心介绍,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个男保姆。他工作认真,不怕吃苦,很受用户好评。
发展社区服务业,关键要健全工作网络,认真落实政策。常州市、太原市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管理网络,形成点线联网、上下联动的运作体系,发挥街道居委会的网络终端作用,及时了解下岗职工的求职意愿、家庭情况等,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服务。沈阳市为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素质,组织编写了家政服务培训教材,对下岗职工免费培训,全市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率达70%以上。北京、包头、开封等市还针对下岗职工在再就业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出台了提供低息小额贷款、给予资金扶持的政策。
大有希望
社区的发展为下岗、失业职工创造了新的就业空间;而下岗、失业职工参与社区服务,又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然而,也应当看到,发展社区服务业也面临一些困难。除观念问题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滞后也制约了社区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不少人宁愿靠救济金生活,也不愿到社区服务业领域工作,原因就是担心一旦重新上岗,解除了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医疗、养老等就失去了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发展社区服务业,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促使人们转变思想观念;要着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失业保险等制度,解除再就业者后顾之忧;要从产业政策上对社区服务业给予优惠扶持,把它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点,鼓励下岗人员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目前,上海市为推动下岗职工从事社区服务业,规定由社区就业服务载体为其代缴养老、医疗保险,并组织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为再就业者解除后顾之忧。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服务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从事社区服务业的下岗职工在三年内减免税费,从政策上给予扶持。(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在银川市新城区正茂巷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重新上岗的下岗职工阎军芳正在加工面条。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