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日本的职业介绍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6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他山之石

日本的职业介绍事业
本报记者王彦田
日本和中国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走软,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发展所受的负面影响加重。从1990年到现在,日本的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去年11月达到4.3%,是70年代以来的最高点。2月上旬,记者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访日考察团,对日本的劳动就业现状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采访。
在日本,公共职介所和私营职介所是共存的。人们寻找工作和单位招工多数通过职介所进行,也有少数求职者是直接找到企业求职的。
公共职介所是日本职业介绍事业的主体。日本全国现有600多个公共职业安定所(职业介绍所),遍布全国各都、道、府、县。公共职业安定所都是依据法律统一设置的,其名称统一,职能统一。日本的职业安定所作为国家的事业法人单位,其从业人员都是国家的公务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都由国家财政统一拨付。这种公共职业安定所对公众全部实行免费服务,求职者来这儿查阅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不用花费任何费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已经成为国家的一种社会福利。公共职业安定所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记者访问的东京上野公共职业安定所,1972年建成,现有职员79人,内设12个工作部门,办公面积有上千平方米。
日本政府允许民营职业介绍所发展,但每个民营职介所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才能成立,且批准书必须有劳动大臣签署。政府对民营职介所的资格有明确的要求,如从业人员必须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服务范围不能超出规定的职业介绍范围,政府委托公共职业安定所对民营职介所的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民营职介所和公共职介所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服务是收费的。记者在访问日本最大的民营职介所里库路特公司的关西分公司时了解到,公司每介绍成功一个求职者就业,由用人单位向职介所支付这个求职者年收入30%—50%的费用作为介绍服务费。求职者个人只需付出几百日元的服务费,因为太少往往免收。这样,民营职介所对求职者个人实际上也是免费的。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1997年4月,日本放宽了对民营职介所的要求。如对从业人员的资格有所放宽,介绍的范围有所放宽,鼓励其发展。到去年底,日本的民营职介所已发展到3375所。有一份调查显示,有30%的民营职介所是1997年以后成立的。由于民营职介所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为了生存,他们更讲究服务质量和效率,无形中也对公共职介所起到了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机制。
或许大家认为,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其职业介绍的手段一定是非常现代化的,其实并不尽然。日本的职介服务是现代手段和传统方法并用的。10年前,日本政府就投巨资建成了连接全国所有公共职介所的计算机网络。在任何一个公共职介所,求职者和招工者都可以在几分钟内查阅到全国各地的岗位和求职信息。职介所的工作人员都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为求职者服务。同时,日本职介所中也保留着面向求职者的信息公告栏,各种招工信息被分类,装订成册,一目了然,翻阅起来非常方便。安定所的墙上,除了最新的招工信息专栏,还有各类职业岗位工资标准的规定,以及提示劳动者权益的宣传画。职介所的工作人员介绍,日本求职者中,90%是在本地区就业,有一半以上习惯于自己查看信息册,如果全部使用计算机,不仅成本太高,有许多求职者也不习惯。在福冈县大牟田公告职业安定所,记者看到,为了方便求职者在安定所关门后索取资料,门口设立了开放式的资料信箱,求职者随时可以拿到最新的招工信息。现代的计算机服务手段和传统的手工服务手段并用,反映了日本职业介绍服务务实的作风。
与中国的职业介绍所不同,日本的职介所还兼有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功能。日本劳动省的官员介绍,职业介绍和发放失业保险金在一起进行,有其必然性。因为企业在录用人员和求职者实现就业时,都必须依法到安定所缴纳保险费。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也要检查他是否在积极地求职和参加就业培训。同时失业保险和职业介绍的工作流程衔接紧密,计算机网络相互联接,两项业务在一起开展,就为失业者申领救济金和求职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日本的职业介绍服务事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相当规范,也非常实用。日本在处理就业服务中规范化和灵活性、现代化和手工操作、公办和民办、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培训就业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压题照片为考察团参观日本职业介绍所。(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