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走进“珠三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3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

走进“珠三角”
缪俊杰
长期生活在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作家余松岩(其实他是江西籍人士),最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新著《虹霓》,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珠三角”地区二十年巨变的大量信息,而且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活跃在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弄潮儿”的生动形象,展示了这群在没有硝烟的商战中累得“死去活来”的男男女女复杂的心灵世界。读了这部作品,深感它比我多次采访所了解的“珠三角”的人和事(包括风土人情、经济细节,特别是人们的心灵世界)的总和都要多不知多少倍。这也许正是作家的特殊能耐和文艺作品特有的魅力所在。
在长篇小说《虹霓》的封面上,印了这样三行诠释性文字:“虹霓者,阴阳之精,雄曰虹,雌曰霓。”“慷慨则气成虹霓”。“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单独看来,似无深意,加在一起,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本书深邃内涵和多彩画面的一种昭示。
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震撼了中国大地,更震动了珠江三角洲。一切都发生得那么突然,那么不可思议,在偶然中又那么必然。作家把他所描写的典型环境设置在珠江三角洲的一处叫昌隆镇的地方。改革开放之风吹来以后,这个原来贫瘠的小镇,真的很快昌盛兴隆起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兴起,外资(包括港、澳、台资)的不断注入,境内外人员的进进出出,这块刚刚走上市场经济轨道的小镇,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激烈火爆的商战。在这场尖锐复杂的商战中,硝烟隐没在灯红酒绿的酒楼茶肆,交锋在熠熠生辉的霓虹灯下进行。我们透过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活动,既看到了披荆斩棘的改革先行者们的风采,也看到了在改革开放幌子下,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官场的腐败作风,世俗的物欲横流,人们心理的变异,等等。围绕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商战,所展示的人与人之间的聚聚散散,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的各种色调,多彩多姿。作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珠江三角洲农村的新风俗画,一个观照多彩生活的万花筒,难得的多色调,难得的丰富多彩,在近些年描写改革开放的长篇小说,特别是描写珠江三角洲的作品中,《虹霓》有强烈的现实感,也有相当的历史厚重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人们常说,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能在广大读者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甚至成为传世之作,固然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但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塑造了成功的艺术形象或典型人物。在《虹霓》中,余松岩发挥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把塑造人物放在艺术创造的首位,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章凤君、万棣斌、乔芳姝、黄衍良、郭斯昶、卓弘仁、曾一璞等人物形象,作品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包括商战上的斗智斗勇、情场上的感情角逐,展示了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色。
章凤君是作家塑造的具有艺术光彩的人物。她天生丽质,楚楚动人,但命运不济,红颜薄命。她本有一个值得夸耀的“革命家庭”,属于“根正苗红”的革命后代,但一场政治风暴使她跌入命运的低谷。她不得不顺从时流屈从命运,嫁人、生孩子,挣扎在生活的底层。她的丈夫曾一璞携情人逃港,离婚后的章凤君带着儿子,在贫困交加上苦度人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珠江三角洲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章凤君的心灵复苏了,她很快想到要“换一种活法”。她“调动”了过去的各种关系,很快办起了制衣厂,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精神。为了抓住商机、抓住战机,章凤君左冲右突,百折不回,有时也不得不委曲求全、违心从事。她在与既是她过去的情敌,又是今日商战中的对手乔芳姝的角逐中,充分显示了她的智慧、才干和性格。在商品大潮中,章凤君的价值观念、处世哲学都不同于她的“革命老太太”那一辈人了。她不再维护女人“操守”一类的传统的道德观念,而是在自己的价值取向指导下,把旧日的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看来,在事业上她是成功者,但在爱情上她却是个失败者。她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万棣斌,经历过感情曲折之后,疏离了她,而选择了她的妹妹章孝蓝。章凤君最后决定与她的老师郭斯昶结合,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她在灵魂孤寂无可奈何中寻找的一个“家园”。章凤君是事业的成功者,但并不是时代的英雄。我们不必把她看成英雄,似乎才能更准确地评价这个人物的艺术价值。
除了章凤君,作品着墨最多的也许是万棣斌了。这位由省机关的“副处级”到家乡当镇委书记的青年干部,他的气质、学识、才干和魄力,都具有时代特色和典型意义。我们在珠江三角洲的乡镇干部中可以找到许许多多万棣斌式的人物。他在明争暗斗的官场斗争和作风腐败的时流中,可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对待旧日情人章凤君这位民营企业家时,政策上作一些倾斜,也在情理之中。他同章凤君的感情纠葛,总是伴随着他在政治上的升迁,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的烙印。在道义上很难作出判断的问题上,也许正是造成章凤君爱情悲剧性的重要原因。
余松岩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重视生活的真实和手法的严谨。但与其十年前的《地火侠魂》相比,作家思想观念和表现手法,都更加开放了,视野更加开阔,手法更为灵活。叙事如行云流水,抒情则诗意盎然。整部小说,令人爱读和耐读。它像向导,带着我们走进“珠三角”。在目前写改革开放,写商战的长篇小说中,《虹霓》是有突出成就的一部,值得我们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