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小煤窑怎么关——在山西看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8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小煤窑怎么关
——在山西看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
本报记者彭嘉陵
自去年11月11日国务院决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以来,到今年2月底,全国已取缔关闭非法矿井1.3万处,送达停产整顿通知单1.4万份,压产5000万吨。可以说,关井压产第一阶段已初见成效。但是,这些矿井是否都已彻底关掉,会不会死灰复燃?最近,由国家经贸委、国家煤炭工业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带队组成了14个监督检查组,对各地关井压产进行了检查。记者随国家煤炭工业局局长张宝明,到关井压产任务最重的山西省进行了实地采访。
认识尚未完全统一
总体说来,各省区对这次国务院作出的关井压产的重大决策意义的认识是明确的,关井压产也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从全国来看,总体进展未达到预期进度。目前已经送达的取缔关闭通知单,仅占应送达总数的20%。
存在这些问题,关键是思想认识不统一。有些区县政府的同志存在着模糊观念,担心关井压产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怕削弱部门职能和权力,因而行动滞后。特别是乡镇和村两级干部,由于切身利益的关系,相当多的人还在等待观望。
在山西太原万柏林区和迎泽区,我们的吉普车冒着遮天蔽日的黑煤灰,一路颠簸着绕进几乎无路的山沟里。不一会儿,车窗四周已落满黑煤灰。当地人介绍,这是因为小煤窑泛滥造成的环境污染。记者随机抽访了几处关闭的小煤窑,当地干部将我们带到一个个土堆前,指着依稀可见的煤炭的痕迹说,这就是他们关闭的小煤窑。我们问:怎么看不出是煤矿呀?他们答:早停产了。停了快两年了吧!据了解,这样的小煤窑大多是已经挖尽或者煤质不好,主动关闭的,你不关它,它也不会再开了。拿早已停产的小煤矿来充数,这种情况不只太原有,山西省有,其他省也有。
地方利益:顾眼前还是看长远?
在几个主要产煤大省(区),煤炭工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因此,关闭小煤窑,可能会对当地当前的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影响。
临汾地区今年将关井556座,压产1046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0%,仅原煤一项就影响财政收入1.12亿元,同时,精煤和焦煤也随之减产,减少收入2亿多元。
但这是眼前账。临汾地区行署专员樊纪亨认为,要算长远账。他说,临汾地区的主焦煤和肥气煤,属国家重点保护性开采煤种,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如果任由小煤窑开采,很快就挖尽了,而且很多资源回收不了,浪费了,今后临汾经济靠什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专题研究了好几次,认为这是临汾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一次大好机遇。临汾煤质虽好,但煤矿星罗棋布,只有“星星”没有“月亮”,即只有小矿没有大矿,现在,我们计划将年产3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关闭,剩余矿井走联营改造、联合办矿、集约经营的路子,提高效益。同时发展一批煤化工产品,通过加工转化提高效益。
利益账算清了,关井的力度就大了。临汾地区在全地区统一执行比省定标准更为严格的关井标准,立井填实,井口用水泥浇注1—2米,井口立碑,使用全区统一的关井标志;斜井、平垌从里到外全部炸毁,井口用水泥料石砌筑1—2米,全部拆除地面设备,彻底消除生产痕迹,恢复原有地貌。记者在临汾看了十几个关闭的矿井,基本是按高标准关闭的。但是,下一步关闭乡镇集体办的煤矿或一些投资较大、尚未收回成本的非法煤矿,就很有难度了。
严格关闭标准防止死灰复燃
记者在山西几个地市、区县看到的几乎所有关闭的矿井,洞口都能看到裸露的煤炭,用手一掰就开。这样的地质条件,小煤窑最容易死灰复燃。
因此,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对这样一些露头煤多的地方,除了严格关闭标准外,地方各级政府还应加强巡视检查。加强监督检查也十分必要。从这次检查来看,尽管有的地方存在明显的应付检查现象,但为应付检查,毕竟要去做,要去关。如有的地方虽然在关闭的小煤窑洞口立了碑,但碑文油漆未干,一看就知是为应付检查而突击制作的。因此,这样的检查应该不定期地经常进行,并要坚持高标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