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农村工作的两件大事。对此,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万花乡罗崖村村主任张殿亮从他的实践中得出结论——人心齐好挣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29
第2版(经济)
专栏:关注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农村工作的两件大事。对此,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万花乡罗崖村村主任张殿亮从他的实践中得出结论——
人心齐好挣钱
本报记者董建勤
4月中旬,陕西延安还是一片早春景象。在山脚下的一片白色大棚中间,记者见到了要采访的主人公张殿亮。
“今年形势还好,增收有希望。”听明来意,他平和地说。
这位年约三十四五岁、面膛黑里透红的村委会主任开口一说话,就给人一种“能人”的印象。他主创的适宜当地条件的“四位一体”(即种植、养殖、沼气池、渗灌)大棚正在得到普遍推广。一个全市都有名的“烂摊子”村,在他上任4年多就大有改观,农民人均收入从七八百元跃升为近2000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听说你这个村增收的幅度比较大?”记者问。
“这个村过去有‘三天村民不吵架,狗也要咬一架’之说。乡上调整村班子,把在外地打工的我找回来,村民们选我当村主任。我想紧要的事是要让大伙有事干,从中看到好日子的样,再没闲工夫惹是非。前两年,我们大搞小流域治理,新修农田688亩,人均达到2.4亩,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确保粮食的基础上,前年我筹划农业产业化经营。”
“经多方外出考察和组织村民参观学习,我们选中了致富项目———大棚菜种植。”
自然,这样的起步可不算早,大棚菜早就在全国范围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记者疑惑地问:“划算吗?”
“我来算笔账。资金是想方设法筹集的,1997年全村投资12.6万元,建起大棚18座,每棚投资7000元,冬季种植黄瓜一茬,经菜农精心经营,截至去年5月底,平均每棚收入8000元,最高收入达1万元/棚,最低5800元/棚。”
“这么高的投入怎么保证增收?”
“大棚将瓜菜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沼气的运用、渗灌节能技术及食用菌的推广融为一体,每棚可养猪20头,日产菜500公斤,增产30%以上。种植从上海农科院引进的观赏蔬菜,仅七彩椒一个品种就有9种……总体上形成了一个单位面积产出率比较高的立体经营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