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走进市场话棉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4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从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起,我国的棉花流通体制将进行重大改革,这是棉花进入市场的关键一步
  走进市场话棉花
  本报记者 赵志文
  按照惯例,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9月1日是新的棉花年度。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对棉花流通体制将作重大改革,它标志棉花流通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结束,进入了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马李胜。
  改革改什么
  马李胜副主任言简意赅地对改革的核心内容作了概括:
  其一,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由市场形成棉花价格的机制。即从今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国家只在每年冬小麦播种前,发布下一年度棉花收购的指导性价格、指导性种植计划及国内外棉花供求信息,引导棉花生产,促进总量平衡。指导性价格仅供参考,对购销双方不具有行政约束力,具体收购由棉花经营企业与棉农根据市场供求而定。
  其二,棉花经营格局发生变化。改变以往由供销社独家经营包打天下的局面。从1954年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家一直委托供销社一家经营棉花,虽然后来也允许农业部门的良种繁育场收购棉花,但有诸多限制,棉花的收购、加工、销售,其实仍基本是供销合作社一家包揽。这次棉花改革将“一统天下”变为“三足鼎立”,即今后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厂和国营农场、经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都有权直接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目的是减少流通环节,拓宽经营渠道,引进竞争机制,以利于棉花流通。
  为什么要改革
  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已酝酿多年,并非即兴之作。马李胜副主任说,几十年来,国家对棉花的购销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从1954年9月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之后,一直是统一经营、计划种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这种由国家每年下达指令性种植计划,收棉由国家定价、统购、包销的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极不适应。前几年,国家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准备。如,1996年,国务院决定用棉花交易会的办法取代计划调拨;1997年,又决定把棉花交易会办成常年开放的棉花交易市场。
  之所以把棉花改革的起点设在今年9月1日,是因为目前棉花的购销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其表现主要有三条:棉花资源充裕,预计1998年度收购棉花将达7000万担。目前供销社商品棉库存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替代品逐渐增多;由于国际大市场的形成,使棉花进口十分便捷。总之,随时间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棉花的战略位置发生了变化。对它的流通体制的改革,也便水到渠成。
  经过长期的探索酝酿之后,国务院在1998年11月作出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国家在管好棉花储备、进出口和强化棉花质量监督的前提下,完善棉花价格形成机制,拓宽棉花经营渠道,转换棉花企业经营机制,降低流通费用,建立新型的产销关系。
  供销社怎么办
  几十年来,供销社受国家委托独家经营棉花,为保证棉农收入、保障供给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间,供销社的棉花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1997年底,收购网点达到12553个,棉花加工企业达到2750家,棉库2900个,年加工能力超过1亿担,年加工量占全国棉花加工总量的80%以上,棉花系统的职工达到66万人。
  过去,供销社独家经营棉花,吃政策饭,旱涝保收。改革后,却要面对农业和纺织部门两个新的竞争对手。供销社该如何面对呢?
  马李胜副主任将供销社的对策概括为三句话:正视现实,适应形势,参与竞争。首先,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看棉花改革,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其次,改革是大势所趋,供销社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在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来一次彻底的变革,使其与改革形势相适应,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再次,改革、竞争将迫使供销社练就一身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过硬本领,这对国家、供销社本身和农民都有好处。如,供销社要发挥自己网络广、队伍齐整、经验较丰富的长处,今后,将不仅仅是单一收购、加工、调运、销售棉花,还要下大气力推广科技兴棉,对轧花厂进行技术改造,搞棉花的精加工、深加工和多种经营。在集中棉产区要积极发展以供销社为依托的棉花专业合作社,逐步改变过去与农民的单纯买卖关系,使供销社在新形势下与农民结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此外,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供销社内部要加强管理,减少环节,降低费用,继续加快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力争到2001年末,将供销社系统从事棉花经营的人员,由现在的51万人减少到30万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