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质量在我心中”——南京长江二桥建设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4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质量在我心中”
  ——南京长江二桥建设记事
  张勇 周立耘
  曾以拥有长江大桥而自豪的南京人,如今又翘首企盼另一座更具魅力的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建设这座我国迄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斜拉桥,必须找一流的施工队伍。1997年,南京市通过招投标方式,最终选择了湖南路桥总公司承建其主桥。这支被誉为“特别能战斗”的“湘军”,曾高质量地承担过安徽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等多座在国内外较具影响的大跨径桥梁的工程施工。
  开工伊始,甲方南京二桥建设指挥部便提出:坚决突出质量,一切围绕质量,进度服从质量,各方确保质量!并对“湖南路桥”约法三章:一是高标准,力争创精品;二是设工程总额2%为优质工程奖,重奖重罚;三是为确保质量,总经理得亲自挂帅,坚守工地。
  湖南路桥人深明此理。他们回应道:“质量在我心中,责任在我肩上,信誉在我头顶,光彩在我脸膛。”从进驻南京二桥施工的第一天起,就着手建立从总部到各项目经理部,综合性层层辐射的质量管理网络。对每一具体工序做到定人定岗,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为确保施工质量,“湖南路桥”设立了专门的工艺设计班子,在每一分项工程开始和每一工序转换之前,即认真做好施工组织特别是细部工艺设计,为此制定了主桥塔基钢围堰封底砼、大体积承台及索塔施工等多项质量控制要点和主要措施,以及有关操作安全规程。
  高质量,必须贯穿于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去年春天,为实现大体积水下混凝土封底成功,“湖南路桥”对封底混凝土进行了10余次优选配合比试验,直至找到最理想配比才放心。此后,他们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问题、对索塔混凝土表面气泡处理、对索塔有索区环形预应力的有效应力与内摩阻系数取值等,都进行了相应的科学试验,从而保证了大桥的优良质量。
  高质量,离不开科技进步。南京长江二桥的双壁钢围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湖南路桥”将其锚锭系统由传统的砼蛙式锚改为霍尔式铁锚,效果不同凡响。钢围堰要穿透二三十米厚的泥沙覆盖层,堰内要带水吸出10多万吨泥沙水。过去,吸泥机的提升吊机一直采用桅杆吊机,速度慢,效率低。他们将陆地建筑用塔吊应用于水上,首次实现了塔吊上船,水上作业,提高效率近5倍。
  “湖南路桥”还加大投入,引进德国维尔特钻机、美国180T全液压振动打桩锤等先进进口设备以及添置其它新型装备,投入资金约7000万元。虽增加了成本,但保证了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
  如今,南京长江二桥已初展雄姿。“湖南路桥”继去年顺利完成水下基础工程、南北两塔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后,现正进入索塔施工阶段。此前已完成的各项工程,经检测全部达到优质标准,且以质量好、进度快、无事故、无返工得到了国家计委、交通部和江苏省领导的一致好评。
  “饮马长江,再建奇功”。“湖南路桥”的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为南京人造一座无可挑剔的具有一流水平的大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