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生活中,一旦发生经济纠纷,许多人可能只想到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却不知道或是忽略了仲裁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近仲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5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社会视点

  生活中,一旦发生经济纠纷,许多人可能只想到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却不知道或是忽略了仲裁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现在,让我们共同——
  走近仲裁
  吕春璐
  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正式实施,将我国仲裁制度纳入法制轨道。作为我国常用的四种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之一,仲裁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仲裁知多少
  仲裁,俗称“公断”,是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第三者作出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
  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有诸多优越之处。据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生长介绍,仲裁不公开进行,保密性强;仲裁过程充分体现出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是否选择仲裁、选择哪家仲裁机构、哪些争议提交仲裁,甚至仲裁员、仲裁地点、仲裁规则都由当事人自主选择;此外,仲裁一裁终局的特点对处理经济纠纷尤其是跨国贸易纠纷,既节省费用又节省精力;仲裁员由社会上各方面高素质专家组成;仲裁没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这就排除和减少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确保仲裁的公正性;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曾进行过一次“北京地区企业仲裁意识”的电话访问,调查显示,企业解决纠纷首先考虑的因素中,认为“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占27.5%;其次认为“公正性”的占24%;认为“法律文书能有效地执行”的占15.3%;认为“办案速度快”的占14.7%。可见企业发生纠纷时寻求的理想解决方式,与仲裁制度的功能和特点非常接近,为仲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涉外仲裁机构最早成立于1956年。目前,我国有两家涉外仲裁机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由于裁决公正、质量高,我国涉外仲裁机构的受案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相对于涉外仲裁,国内仲裁起步较晚。《仲裁法》的实施,使国内仲裁有了较大发展。以北京仲裁委员会为例,1995年9月成立以来,该委员会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现已受理案件635件,审结案件508件,平均每起案件从组庭到结案约80天。
  仲裁、诉讼,互为补充
  人们可能对去年10月北京奥林匹克饭店强制托管一案记忆犹新,这是北京市第一起采用“托管”方式强制执行的案件。但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个案件执行的是仲裁裁决而不是法院判决。
  北京奥林匹克饭店是一家三星级涉外饭店,从开业以来一直亏损。当初为了兴建饭店,奥林匹克饭店有限公司于1987年向中国银行及其他银团借贷50亿日元。在签订贷款协议的同时,双方又签订了抵押协议,将饭店作为贷款的抵押物。由于奥林匹克饭店一直无力偿还到期贷款本息,中国银行及银团要求履行协议,抵押饭店。协商失败后,中国银行及银团依据“抵押协议”中的仲裁条款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双方签订的“抵押协议”有效。中国银行及银团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协议规定的奥林匹克饭店的担保权益实行处分,用所得款项偿付奥林匹克饭店有限公司所欠57亿日元的贷款本息。后因奥林匹克饭店有限公司一直未履行裁决内容,中国银行及银团正式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请求接管饭店,并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受理此案后,经多方协商,最终以托管方式终结此案,保证了仲裁裁决的有效执行。
  很多人对仲裁存有疑虑,认为仲裁裁决不如盖国徽公章的法院判决有效力。其实《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就是以法律形式树立了仲裁的权威。《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仲裁意识,有待提高
  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已成为国际商界通行的做法。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仲裁解决争议的数量远大于诉讼。
  我国每年约有40万起经济纠纷,但通过仲裁解决的不过几千件。仲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仲裁意识的提高。
  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能否选择仲裁解决纠纷的关键所在。由于部分当事人缺乏足够的仲裁经验,在仲裁协议中出现诸多问题,致使当事人的仲裁意愿无法实现:有的仲裁协议签订不规范,不写明仲裁机构的具体名称,笼统以“中国”代之,使仲裁机构无法接受其仲裁申请;有的当事人盲目规定国外仲裁,不仅费用不可预测,且仲裁机构的中立性也无法保证。
  北京仲裁委员会去年裁决了这样一起案例:北京居民李某与北京一俱乐部于1996年签订了购买房屋的合同,李某交纳购房全款30余万元后得知该俱乐部并不拥有所售房产的所有权。因此李某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经调查后裁决,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该俱乐部返还李某购房款及赔偿利息损失并承担仲裁费。最终李某通过仲裁维护了自己的正当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仲裁不仅适用于企业间的合同纠纷,对于消费者购买房产、汽车等产生的纠纷也具有时间短、程序简便的优势。
  在此,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界积极与仲裁机构沟通,认识仲裁、了解仲裁。签订合同时,要把解决争议条款作为一项实质性条款考虑,如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制定规范的仲裁协议十分必要。(附图片)
  压题照片:北京仲裁委员会正在开庭审理一起经济纠纷案件。刘学礼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