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愧对文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7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愧对文名
  沙石
  笔者人微言轻,且与世无争,因此活了几十年始终没有做出半点值得自豪的事情。可能是这几年“时来运转”,与“经典”有了缘分。起初是在企业里从事“照着葫芦画瓢”的宣传工作,尽管对其中有多少水分多少无奈尚不乏自知之明,但时常有机会为上级部门组织编纂的“经典文献”或“范例文库”撰稿,而且百分之百地“全文通过”并被“隆重推出”。这使我有幸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贡献了许多据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的“经典之作”,真可谓“一不留神成了名流”。而鄙人之碌碌一生似乎也足以光宗耀祖了。
  但我实在有些看不起自己。一是肚里没有多少墨水,担当不起为明星企业与企业家树碑立传的重任;二是心中没有什么真知灼见,落实不了“对企业文化和经济改革进行历史性总结归纳”的宏愿;至于“记录二十世纪中国经济生活中重要历程和重大事件的世纪经典”,更不是像我这种蓬头垢面的灰领书生所敢奢望的。好在上级领导信得过我,三番五次地把这些重大任务交派给我,吾辈自当竭诚尽力、不辱使命才是,岂能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然而,随着稿约的猛增和“经典”的问世,我非但没有“自豪感”与“成就感”,反而愈来愈感到脸红了。
  当然是为自己的“注水文章”而脸红,因为我深知那些枯燥乏味的汇报材料是如何炮制而成的,既有愧于“经典”之桂冠,更有愧于文人之良知。实话实说,它们的“制作工艺”简单得连小学生作文都比不上。小学生的作品毕竟要经过认真推敲与反复修改,稚气而不失真诚;而我笔下的若干“范例文献”几乎是本单位汇报总结材料的复制品。学者们将这类文章讥为“现代八股”,其实也有点过奖———殊不知明清两代的八股文作为一种独特文体,其中也不乏义理丰茂、辞采飞扬的美文佳作,那章法和文笔岂是今人可比?而今吾辈之“经典”,既无实据可考,亦无义理可参,更无真诚可言,故均可一言以蔽之曰:“文字垃圾”。
  明知是垃圾,却为何奉为“经典”?想必其中大有奥秘存焉。你如果以为那些操作者是某些三流小报或地摊书商,那就未免太天真了。试想,既敢名之曰“经典文献”,必有非凡之来头;既敢称之为“改革文库”,必有超常之背景,俗谓“居高者声自远,财大者气必粗”是也。比如在我办公桌上的一大摞的约稿函中,大多是以红头文件为主的“通知”,而且声势浩大阵容壮观,若干冠以“国家××局”、“中国××协会”或“全国××中心”等国字号头衔。其中有一份是由十五个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征稿通知,仅大红公章就占了三张纸,足见其意义之重大,价值之非凡。然而,把如此重要且严肃的“经典”、“文献”摊派给基层企业撰稿,是否有点轻率呢?就我所撰写的那几篇“典范之作”来看,尽管多属虚构,却好像从未有人前来调查核实过。拙作因而有幸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堂而皇之地高居“经典”之位,僭入权威之书,滥竽充数,误人视听,沽名钓誉,令人齿冷。每念及此,悲凉彻骨。
  真的,我很惭愧、内疚甚至悲哀。身为一介书生,位卑未敢忘忧国,家贫尚怀济世心;虽谙“适者生存”之理,但永远不想出卖自己的良心。制造这类“伪经典”仅仅是出于职业的规定,此外并无任何非分之想。因此,每当我走进办公室,望着书架上那一排排豪华、精美且贵重的“经典”图书,都会涌起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