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集中精力 攥紧拳头 啃硬骨头 安徽组织深山区库区扶贫攻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9
第2版(经济经济)
专栏:

  集中精力 攥紧拳头 啃硬骨头
  安徽组织深山区库区扶贫攻坚
  本报合肥5月8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攥紧拳头,用两年不到的时间,解决难度最大的深山区、库区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上月底安徽省政府专门会议上所作的郑重承诺。来自深山区、库区13个县及省扶贫团主要负责人与省领导签订责任状:2000年底不脱贫,不调动,不提拔,不重用。
  多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取得了重大成就,全省贫困人口已由1992年的418万人,下降到去年底的134万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扶贫对象在逐步减少,而扶贫难度却在逐步加大。特别是集中于深山区、库区的40万贫困人口,成了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年年初,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为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决心下大力气拿下扶贫攻坚中最难攻克的堡垒。“深山区、库区多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对他们的贫困状况熟视无睹或无所作为,我们就愧对革命先烈,愧对这些地区的父老乡亲。”扶贫攻坚会上,省长王太华、副省长张平大声疾呼。
  面对深山区、库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耕地短缺,自然生态条件恶劣等“贫困综合症”,安徽省决定拿出综合的措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加大对深山区、库区的投入。安徽省从财政等多渠道筹措资金1亿多元,专项用于深山区、库区的扶贫攻坚。加上国家正常分配的财政扶贫资金,深山区、库区贫困县可达2亿多元。省里还要求各地、市、县筹措配套资金,集中对本地最贫困的深山区、库区投入。
  因地制宜选好扶贫项目,把钱用到刀刃上。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基础设施和移民搬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深山区、库区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调整深山区、库区的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对高寒山区、水库消落区的贫困户异地安置,实施移民开发。
  进村入户,培养农户自身脱贫能力。围绕深山区、库区的扶贫,省里定下了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人均占有粮食、生产条件、村集体经济等10项指标,要求立足山区库区资源开发,扶贫到户。
  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好扶贫攻坚,省里宣布:在扶贫攻坚的两年内,深山区、库区县凡需要财政拿钱、需要农民掏钱的各类升级达标活动一律停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