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傻瓜”技术富农家——来自防城港市科技兴农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傻瓜”技术富农家
  ——来自防城港市科技兴农的报告
  本报记者 杜峻晓
  记者近日在广西防城港市采访时,惊奇地发现,这个地处祖国南疆边陲的农业城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跳跃式地连年增加。5年前,防城港市农民的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而到1998年底,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提高到2502元。市委书记徐文彦爽朗地给了记者一个答案:是科技为防城港农业插上了翅膀!这位山东汉子补充说,市里传授给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因为易学、易懂、易用,农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傻瓜”技术。
  在上思县农村,记者看到,每个行政村都办有农民夜校,在夜校为农民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的,有的是当地的土专家,有的是从市里请来的专家。授课内容则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的,诸如龙眼高产法,鱼病的防治,科学养鸭,稻田病虫害防治等等。记者问村里一位农民,听课后能不能用得上。那农民回答,全是“傻瓜”技术,当然用得上了,而且效果非常好。这位农民是搞滩涂贝类养殖的,在没有学科技时,投入大,产出小,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后,收入一下子翻了几番,现在家里已经盖起了小洋楼了。
  陪同记者采访的市委宣传部长郑作广告诉记者,防城港市对农业技术培训一直抓得很紧,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一级培训一级,直至农户,市里还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墙报以及办培训班等方式,向农民传授农业“傻瓜”技术。去年,防城港市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18期,培训11万人次,印发农业科学技术资料近20万份。经过培训的农民回到村里后,都成了自己家乡的技术推广员,防城港市农村的科技热,就是这样一步步搞起来的。
  在大建“吨粮田”、“万元田”和“吨糖田”的基础上,防城港市还较大面积地引进推广了新台糖系列甘蔗良种和荔枝、龙眼良种。农作物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短时间内提高到了60%。水稻是防城港市农作物的看家品种,市里刚开始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和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时,有的农民想不通,市里有选择地搞了一些实验田,经测产验收,旱育稀植平均亩产360公斤,比常规育秧亩产增加26公斤;抛秧平均亩产379公斤,比手播亩增产35公斤。
  在事实面前,许多凭老经验种田的农民服了,“傻瓜”技术推广工作很快普及开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