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学”与“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8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治学漫笔

  “学”与“识”
  童庆炳
  逛书店是一项“消闲活动”。每当买到一部既有丰富资料又充满睿智和新鲜见解的优秀学术著作时,就如同又结交了一位挚友,喜悦之情真是难以言表。但如今要在书店里发现这种新书是越来越不容易了。近几年涌现的学术著作真是汗牛充栋,也有好的,但常见的则是这样两种:一种是资料十分丰富,旁征博引,可那见解则平庸得让人受不了。第二种则是有许多大胆新鲜的看法,但都是判断,似乎这些书的作者嘴里说出来的就是真理,是无须论证的。根据我个人有限的治学经验,这第一种书的作者是“走进”了他的研究对象,被对象的种种现象所吸引,再也钻不出来。他们的缺憾是有“学”而无“识”。这第二种则是还没有完全进入研究对象,就早早地跳出来哇啦哇啦发一通议论。他们的缺憾则是看似有“识”而其实无“学”的根底。
  治学的根本是要处理好才、学、识的关系。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说:“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识,是为不才。”这是很有道理的。治学之才要靠“学”的积累和“识”的锻炼。
  “学”的积累又靠一个“进”字。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要钻得进去。就是说通过长期的刻苦的学习,弄清楚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和与对象相关的方方面面,搜集到真实完整的资料。掌握这些资料是研究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所谓的“学问”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那些所谓看法、判断等就都是靠不住的。“进入”对象,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进”不容易,“进”去之后要能得到“学”也是不容易的。一般地说在进入对象后,要有一种“无我”的态度。这里“无我”的意思是排除主观的成见。
  “进入”研究对象,通过刻苦“学”而获得了完整真实的资料,是研究的开始,不是研究的结束。单纯罗列资料还不是完整的研究,还必须站在适当的高度,获得一个或几个视点,去考察对象,这是运用自己的“识”的过程。“识”的获得要靠长期的锻炼。“识”是学术研究中的“神灯”,没有“神灯”的烛照,学术的园地就仍然是一片黑暗。可以说,有没有“卓识”关系到研究者能不能获得新鲜的研究成果。“卓识”意味着要“有我”,即把“我”的观点赋予对象以秩序。有了独创性见解和新的发现,是不是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呢?没有。这最后还要一个“进”的过程。这第二个“进”乃是“进”而“求证”。也就是要运用你搜集到的资料,谨慎地证明你的观点和发现。这次再进入对象,就不是一般地继续搜集资料,而是要将资料再次加以分析,真与伪,精与粗,重要不重要,都要重新考察。在梳理考察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全力证明你的“假设”与“发现”。这也就是“证我”的过程。“证我”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考验一个学者的全部的学术功力。“证我”的实质是将“我”的观点和发现变成为具有深刻的不可辩驳的说服力的论证。
  笔者以为,进—出—进,学—识—求,无我—有我—证我,这是治学之道的要点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