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倾听木鼓的回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8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倾听木鼓的回声
  毕胜
  黄尧的长篇新作《世纪木鼓》凡四十万字,精美的装帧和对佤族历史生动的描绘,诱惑你不得不专注地读下去,这在时下被各种五花八门寡淡乏味的图书败坏了口味而产生了阅读疲劳和逆反心理之时,十分难得。面对林林总总、鱼龙混杂的各类图书,找到一本能让人平心静气地品味的书,是读书人的一件快事。《世纪木鼓》于我恰是如此。
  这是一本厚实沉郁,充满激情的作品,是一个汉族作家对一个具有独特风习、特异历史的少数民族的深情回望和凝视。“世纪木鼓”,题旨寓意深重。它抒写了我国少数民族佤族创世纪的历史,描绘了一个山洞民族摆脱苦难,治理愚昧和贫穷,走向新生发展的过程。“世纪”,是一个历时性的时间单位,喻示了佤族先民们从“背阴山”、“司岗”的艰难跋涉中,穿越了漫长的时光;“木鼓”,按书中解释:“佤族神器”,“每值祭祀所需”,“为佤族精神象征”——既是一个刻镂民族的心灵和历史的生命图腾,又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历史的见证物。“世纪木鼓”,将一个古老的神器和一个穿越悠久历史的富有生命的物件重合叠印——正是依托这个特定的既抽象又具象的物体,作品从时间的坐标和空间的具象上,生动形象地勾画了佤族发展的历史面貌。
  地处云南边疆的佤族人口三十多万,集中居住在滇西南部的西盟、沧澜县。自汉代以来,他们一直蜗居在贫瘠的山地,落后的风习,苦涩的脚步,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当迟缓,到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曾经风行全国的一首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使这个民族走到了世人面前,把落后民族新生的喜悦尽情地表露而出。
  虽然,在偌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佤族习俗是奇异的,愚顽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还遗存着“砍人头祭谷”,她没有完整的文字,但她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作出了贡献,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作品从史的角度,梳理了佤族的历史,从先民创世开始,一直写到九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东风,催发了一个后进民族的历史进步。展示这个历史过程,是以佤族古老的圣物和精神象征——木鼓结构串连的。在书中,我们看到,自佤族先民的血泪创世之时起,木鼓就与这个民族的生命发展息息关联。它象征着民族的刚毅和坚强,它浸透了先民的血泪,也凝聚着智慧。本世纪三十年代,当英国殖民者入侵佤寨,班老王英勇抵抗,“班洪事件”记录了不屈的佤山威烈刚强的历史;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据了缅甸,妄图从佤山、从西盟、从滇西寻找入侵我国的突破口,战事危急,佤山人民用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在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的解放战争中,佤族兄弟同我地下党员、工作队一道奋起战斗……无论是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还是惨烈的民族拜神祭奠;也无论是在建国之初,佤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镖牛、喝咒水,发誓永远跟着共产党,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还是在摆脱愚昧和落后,走出千里佤山的历史进程中,木鼓声声,奏出了一个民族的心曲,或悲歌如泣,或热血激愤,或忧思或昂扬。犹如一个历史老人,佤山木鼓,承载着苦难,记录着悲欢,也维系着剽悍勇武的佤民族粗犷生命的血脉。正是由于记录一个民族的激荡的世纪心史和创世史诗,《世纪木鼓》唱出雄浑激扬的旋律。然而,其中最华丽的主调则是抒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用几十年的努力,把五十年代中期仍处在低级社会形态和落后生活中的这个民族,引领到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表现出了共产党人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胆识,以及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他们邀请土司头人到北京参加重要会议,他们用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少数民族兄弟,使民族团结始终成为任何时期中华大家庭繁荣昌盛的精神纽带。
  作者黄尧曾多次深入佤族百姓中,他以小说家的细腻和精微,在史的叙述中注重描画人物,捕捉细节,他用木鼓寓意着一个民族既古老又新生的精神灵魂,为一个边远民族立传写史;他用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来描画伟大祖国生生不已的现代文明进程;他在书中写了佤族的土司头人深明大义,更写了新一代阿佤兄弟们的现代文明眼光;描绘佤族人民在祖国的民族大家庭中患难与共的团结奋斗,更主要的是,展示了走出千里佤山观念进步的重要,展示出佤族人民曲折的奋斗史的同时,期望他们在新的世纪中,再唱“新歌”。
  读这本长篇纪实,我们仿佛在澎湃阔大的现代文明的足音中,听到了来自佤山的訇然作响的木鼓声,那是世纪的回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