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把有价值的社会生活转化为审美对象——评话剧《春夏秋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8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把有价值的社会生活转化为审美对象
  ——评话剧《春夏秋冬》
  郑传寅
  我以为,《春夏秋冬》是我国话剧舞台上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之一,因为她不仅能深深地感动广大观众,让各色人等一次又一次地流下热泪,而且能触发观众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富有一定的哲理性,耐人寻味。
  剧作讲述经济转轨时期部分职工遭遇下岗这一沉重的话题,既发扬了话剧追随时代、服务现实的优良传统,又克服话剧舞台上长期存在的热衷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的“幼稚病”,走出了有些作者至今尚未完全走出的用题材的社会政治价值代替作品艺术价值的误区,避免了时过境迁即告封箱的速朽性。
  善于把有价值的社会生活内容较为充分地转化为审美对象,是该剧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她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艺术作品的价值与题材——作家所选取的社会生活内容是有关系的,但又并非完全由题材所决定。编剧赵瑞泰深悟此理,对有价值的题材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成功的艺术处理。作品聚焦当前的改革,不是简单地图解现行政策,为解决下岗开药方,而是从艺术方位审视和呈现社会生活,通过一个下岗工人家庭的悲欢离合去烛照当前的改革大潮,紧紧抓住经济转轨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剧烈震荡和命运巨变,着重表现人物的灵魂搏击和情感纠葛,从而使这种独特的生活画面具有普遍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足以使每一位观众动容。
  缺乏哲理性曾是我国话剧的一大缺失。新时期话剧——特别是“探索话剧”为了纠正为人所诟病的“浅薄”之弊,着力追求这一品格,确实提高了话剧的文学品位,推出了一批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好作品。但毋庸讳言,也有一部分剧作离开形象塑造一味追求“思索品格”,不注意戏剧情境的构筑,把人物当成思想的符号。这类思想大于形象、思考大于欣赏、形式大于内容的剧作是无法感动观众的,而感动观众是戏剧作品获得成功的前提。如前所言,《春夏秋冬》富有哲理性,但其哲理性不是通过编造故事去印证前人思想成果的观念演绎方式获得的,而是通过对所选取的生活现象作深度发掘和哲理性思考而实现的。例如,对于冷勇生与相濡以沫的妻子的分手和与“富婆”肖艳华的结合,剧作没有单纯从个人道德品质这一方位进行指斥,而是用更开阔的视野去审视这一生活现象,从而将观众导向对剧情的深度思考:冷勇生与肖艳华都不是坏人,为何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此事岂是个人道德缺陷一端所能完全解释的?到底是金钱具有腐蚀性,还是人性中卑劣的一面难以根除?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到底是什么……这里的哲理性思考是由生动的剧情和丰满的人物形象触发的,因此,不但不会损害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传达,而且还会使形象和情感具有发人深省的力度和令人回味的深度。
  《春夏秋冬》是小剧场话剧,人物不多,剧情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相当单纯,但其内蕴却并不单薄。这是因为其单纯是复杂的提纯,有以少胜多之功。剧作在戏剧情景的构筑上确实功力不凡——她不是让人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而是想知道结尾;不枝不蔓的故事却时有奇峰突起,然而,其曲折变化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有些段落虽为“理之所无”,但因为“情之所有”,故亦能为众人所接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