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无障碍”方便你我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13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5月16日——第九次全国助残日
今年助残日主题——无障碍与视觉第一
请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无障碍”方便你我他
  汲传排
  家住北京方庄小区的残疾人白振利如今出门方便多了。他可以坐着轮椅独自到街上转转,还可到银行或邮局办点事。白振利感到生活有了新希望。
  为白振利带来生活便利的是首都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建设无障碍环境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随后,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目前,发达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已非常普及,标准也比较高。我国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14年前,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迈出第一步。如今,无障碍设施已遍布北京的主要公共场所。
  1985年,北京王府井等4条主要繁华大街的路口和公共建筑入口坡化工程,拉开了首都无障碍环境改造的帷幕。1991年,北京市蓝靛厂盲道的修建,结束了我国没有盲道的历史。此后,在对新建工程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同时,北京市还对一些体育馆和公共设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无障碍改造。目前,全市城市新建、改建的道路路口全部坡化,26条大街铺设盲道180多公里,修建具有坡道式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20余座,建有一些无障碍试点住宅,多数体育场馆和大型公共场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正在进行中的平安大街扩建工程和长安街改造工程,也将在全线系统地实施无障碍建设。
  1989年,建设部等部委联合颁发《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把无障碍设施建设正式纳入城市建设轨道。1993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新建道路和建筑物必须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对已建工程要有计划地进行无障碍改造。
  占地1.476平方公里的方庄无障碍示范小区,是1995年北京市接受亚太经社会促进无障碍环境试点项目。小区道路和幼儿园、医院等公共设施的23个项目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历时18个月,耗资3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首都无障碍环境建设。
  首都无障碍建设温暖了残疾人,也方便了你我他。
  以前由于没有无障碍设施,残疾人的行动受到种种限制。“残疾人的苦衷只有自己知道。”一位残疾人感叹说:“现在好了,首都无障碍建设的推行,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
  史铁生是一位肢残作家。在市有关部门帮助下,他家门口修了轮椅坡道。他说:“我们残疾人想获得的,就是这些能够自立的条件。给我自立的条件,比给我任何其他帮助会帮助更大。”
  首都无障碍建设在为残疾人服务的同时,也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及所有人提供了方便。坡道便于携带重物的人行走和行李箱的运行,邮局的低窗口方便老年人和儿童寄发邮件。“无障碍给我们老年人帮了大忙。”家住方庄的老年人郝秋云说,“以前去商场,高高的台阶让我们望而止步。现在都修了坡道,进出畅通无阻了。”
  专家指出,对人的关怀是无障碍建设的基本原则,它体现的是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的方便。
  制约无障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意识问题。首都无障碍建设任重道远。
  北京市残联负责人认为,当前制约首都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们的意识问题。这位负责人说:“一些人认为无障碍设施是专为残疾人建设的,也有人认为无障碍建设多花钱。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周文麟在作了详细测算后告诉记者:“新建道路或建筑物加进无障碍内容,在总的设计中完全可以做到不增加任何投资。在个别项目中还可节省费用。但如果要对已建建筑物进行无障碍改造,费用就要大出许多。”为此他呼吁:在北京进入建设高峰期的今天,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引起所有人重视!
  笔者还了解到,当前,首都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存在设施不配套、不规范、管理薄弱等问题。如有的设计中无障碍设施处理不细,不能形成系统,影响了无障碍工程的连续性。有的盲道铺设不规范,影响盲人正常使用。不少已建无障碍设施损坏严重,有的甚至不能使用。一些盲道被占作停车场,有的坡道竟变成了车道。
  1974年,联合国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报告书中写道:“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应当是正常人、病人、孩子、青年人、老年人、伤残人等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能够共同地自由生活、活动的城市。”与这个标准相比较,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附图片)
  图为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街心公园。
  艾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