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霸权主义大暴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11
第7版(国际周刊特刊)
专栏:

  编者按
  北京时间5月8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我人员重大伤亡,馆舍严重毁坏。这一暴行严重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5月10日,首都法学界分别在司法部和外交学院举行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义正辞严,同仇敌忾,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行径。本刊特编发部分与会者发言内容。
  霸权主义大暴露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 宋振国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大使馆进行导弹袭击,这是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的暴行,是其霸权主义本质的大暴露和最恶劣的表现。这一罪恶违反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
  1907年的《海牙第九公约》规定,在战争中双方均不得以居民区为袭击目标;1923年的《空战规则草案》规定:禁止不分青红皂白的轰炸;1945年,在审判德国法西斯战犯的过程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原则》第一次明文规定了“战争罪”条款,在战争中屠杀平民、攻击非军事目标就构成了战争罪的主要内容;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第二条也规定,侵犯外交人员的安全不仅违反国际法,也是违反国内法的罪行;1991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制定的《危害人类和平及安全治罪法案》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也规定了伤害平民和享有特别保护的人员是一种战争罪行。
  特别重要的是,1961年4月18日,在联合国主持下制定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使馆不得侵犯。这一条规定的含义是,各国驻外使馆受到国际法的保护,在任何时候,任何一方均不得危害使馆及其人员的安全,和平时期如此,战争时期也是如此。即使是交战的双方,前方相互厮杀,但驻在国仍然有保护对方大使馆的国际义务,对于第三国的使馆更不能肆意侵犯和伤害。在北约对南的军事行动中,中国是第三方,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领导人还郑重声明和中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但北约竟然对中国大使馆进行导弹袭击,这充分表明,美国霸权主义气焰之嚣张,它对国际法的蔑视,它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我最近翻阅了历史资料,从现在查阅的情况看,近代以来,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发现对一国驻外使馆进行野蛮袭击的资料,更没有发现对第三国进行袭击的事例。80年代曾有一例干扰大使馆的事件,就是美国出兵占领巴拿马,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到梵蒂冈使馆避难,美国在使馆周围用高强度噪音喇叭干扰使馆,使使馆无法工作,最后诺列加走出使馆。当然,这件事情根本无法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使馆进行导弹袭击相提并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我使馆说明其霸权主义行径更加肆无忌惮。玩火者必自焚,多行不义必自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