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寻访“五四”遗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14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寻访“五四”遗迹
  王永治 任忆
  北大红楼
  如今的红楼没有当年的喧闹,门口的牌子是国家文物局。这里的木地板是中国老式建筑的特色,走在上面会产生特有的咚咚声,仿佛“五四”足音的回响。这座四层红砖“工”字形楼房,八十年前是北大的行政和教学中心,也是“五四”风云核心地带。它的一层是图书馆,二层是办公室,三四层是教室和休息室。
  一层东边的一一九和一二一套间,就是当年的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办公室,里面的陈设依旧,有黑色的会议桌、挂在墙上的老式电话、书架和躺椅等。一层西边的一一二房间,是当年的北大阅览室。进门左侧有一黑桌、黑椅,这就是毛泽东当时的办公位置。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到次年三月,被李大钊安排当图书馆助理员,在此登记新到报刊和读者姓名,并因此见到了陈独秀、胡适等一大批风云人物。
  红楼北面的操场是学生集会场所。“五四”第三天,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这里迎接火烧赵家楼时被捕的三十二名各校学生。一九四七年这里被命名为“民主广场”。现在这里盖了些车库、水房等简易建筑。
  建国后,高校调整,北大与燕京大学合并,从红楼搬到圆明园南边现在的位置。国家文物局搬进来后,完好地保存着红楼的原貌。文物局办公室的朱晓东副处长说,局里进行了防震加固工程,定期粉刷防腐油漆,墙上连钉子都不许钉。他说:“这座楼里发生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每一个房间都有故事。”据悉,有关部门正在规划迁走文物局,把红楼辟成纪念馆。
  《新青年》编辑部
  从红楼向南沿北河沿大街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民政部。这里原是北大第三院即法科。北京高校的学生代表就是在这里的礼堂里开大会决定举行“五四”游行。
  在高检和民政部后面,夹在智德胡同和北池子头条之间,有一个南北向的箭杆胡同,其二十号(原九号)就是陈独秀的家和他主持的《新青年》编辑部。
  一九一七年一月,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文科学长,他把一九一五年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年》搬到北京,并邀集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著名教授加入编辑部。从此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青年》成为青年们的精神向导。胡适在该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倡白话文。周树人在该刊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刊提出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成为八十年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当时出入箭杆胡同九号的都是上述风云人物。现在这里还保持着过去的格局,但院里搭了些临时建筑,住了四户人家,其中就有陈独秀房东的孙子、生于一九一九年的孙志诚老人。老人介绍,三间北房是陈独秀办公室,三间南房是起居室,电视剧《李大钊》在此拍过场景。可惜的是,这里还没保护起来,胡同口连个招牌都没有。
  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
  天安门广场现正处于紧张的整修之中,以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原来这里是南北长条形广场,经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七六年两次扩建,才成如今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五四”时,学生们曾在广场集会,住在紫禁城里的末代皇帝溥仪还每天演戏般升殿。广场西边的新华门作为总统府大门,贴有“车马行人,不准经过”的告示。但驻京日军一个排居然持枪到新华门示威,中国卫兵竟向其行礼。
  广场东南的东交民巷现在几乎不被人注意,是个普通的居民区。“五四”当天,这里却是学生游行的第一目的地。当时这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诞生并逐步扩充的使馆区,厚墙高筑,墙上布满炮位、枪眼,墙内有美、法、德、英、意、日、俄七国兵营,禁止中国百姓居住,禁止中国军警穿行,堪称“国中之国”。
  学生们到这里,是要求主持巴黎和会的西方大国出来维持公理。学生们的宣言是:“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但在使馆区西口的铁栅栏前,学生们不得不回头,连外国公使的影子都没见到,原因是恰逢星期天,公使们都出去游玩了。当时报刊记载,在烈日下晒了两个小时的学生们深感愤恨和屈辱:“国犹未亡,自家土地已不许我通行,果至亡后,屈辱痛苦,又将何如?”于是同学们转向赵家楼,找卖国贼算账去了。
  现在的赵家楼,胡同布局依旧,但房屋建筑大变,居委会附近悬挂着胡绳题写的“赵家楼文明小区”牌匾。曹汝霖的旧宅被招待所的高楼取代。赵家楼前街西口立着四米高的“火烧赵家楼纪念碑”,告诉平静生活的居民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赵家楼东面,隔着二环路就是现在的使馆区,那里有中外儿童共同就读的学校,有中外青年都喜欢的酒吧一条街。那里除了稍具异国情调外,在北京人眼里不再神秘和特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