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让法律不再打“白条”——山东省审判机关加强执行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19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特别报道

  让法律不再打“白条”
  ——山东省审判机关加强执行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吴兢
  在一些地方,法院的判决成了一纸空文,被老百姓讽刺为“法律白条”……
  山东省各级法院正在为全面消除“法律白条”而努力。为了兑现“法律白条”,从去年9月份以来,他们展开了为期4个月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的行动,全力围剿“法律白条”;今年以来,他们又紧紧抓住“执行年”的契机,对执行工作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投入最大的人力,提供最优良的条件。
  前不久,青岛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20余名债权人,在拿到法院执行回来的款项后说:法院的判决,不再是“白条”了。
  想方设法,围剿“法律白条”
  当群众发明出“法律白条”这个名词时,我们便可以预料到,向“法律白条”宣战,清理执行积案,已是不可避免。
  “法律白条”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的申请执行人对法院失去信心,私下雇人索债;有的引发了群体性纠纷,致使一些群众到处集体上访;有的则造成了矛盾激化,酿成恶性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损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被践踏,社会经济秩序被扰乱。
  在去年历时4个月的围剿“法律白条”的行动中,山东省法院共执行积案141797件,标的额172.3亿元,清理执行率达90%以上,执行案件数和标的额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法律的权威,最终得到捍卫。
  为了兑现“法律白条”,法官们可谓想方设法,绞尽了脑汁。在济南市,“被执行人会议”大大提高了执行的效率。济南市历城区法院院长杨进富告诉记者,他们去年11月5日集中传唤了100余名被执行人进行法制教育,敦促被执行人放弃侥幸心理,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当天,便有13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了义务,还有41件案件的被执行人部分履行了义务。
  在潍坊市,“公告传唤”的执行方法,让消极对抗执行的被执行人俯首就范。潍坊市中级法院院长程茂仁对记者讲述了这样一起案件。在执行一起乡政府欠款纠纷案中,尽管标的额仅3000余元,但该乡政府就是赖着分文不给。怎么办?“公告传唤”立竿见影。法院在该乡政府门口依法张贴了传唤公告,仅群众围观就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一次,只用了数小时,该乡政府便把本金和利息全数偿还。
  在青岛市,法院执行“先礼后兵”。青岛中级法院院长任群先介绍说,对被执行人一般先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督促其履行。对有能力履行却故意逃避债务而且制造事端、胡搅蛮缠的当事人,他们则依法果断采取强制措施。近一段时间,他们依法逮捕了2人,对3人予以了刑事拘留,对362人予以了司法拘留,有力地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开展。
  多方支持,“执行难”不是绝症
  大江南北,法院内外,大家都在诉说“执行难”。事实上,法院当前的执行工作,的确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那么,执行难,到底难在哪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对履行法律义务持消极、逃避,甚至抗拒的态度。
  其二,当事人履约能力较弱。一些企业经济困难,有的甚至失去了执行能力。
  其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严重。一些地方领导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袒护本地区、本部门的被执行人;一些负有法定协助义务的单位却不配合法院执行,有的甚至阻碍执行。
  其四,法院内部执行的力度不够。一些法院对执行工作认识不足;而一些法院现有执行人员的素质不够高,执行手段也不够成熟、有效。
  山东省高级法院院长尹忠显说:“执行难,绝不是绝症,我们有希望也有信心‘治愈’它。当然,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光靠法院一家是不够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尤其与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去年,在山东省法院系统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的行动时,山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委政法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积极支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人民法院依法顺利开展执行工作。他们的支持,为执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执行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而新闻媒体的参与和支持,则是执行工作最有力的同盟军。法院与新闻媒体相互配合,对不履行法院判决者形成了法律和舆论的双重压力。许多被执行人因此转变了态度,主动履行了法律的义务。
  忠于职守,执行“斗士”不畏艰险
  但凡干过法院执行工作的人,都有同样的体会:执行真难!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山东省法院干警在执行公务中遭受严重围攻、殴打的事件多达160余起,170余名干警被打伤,有的甚至致残;还有40余辆警务车辆被砸毁。
  刚刚荣获山东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先进个人”称号的山东省高级法院执行庭助理审判员赵海滨告诉记者:“我最惊险的一次遭遇,是到西北的一次执行任务。当时,尽管我们亮明了身份,出示了证件,可是,当地的同志还是将我们关在储蓄所里,关了一个多小时。”
  已在执行前沿摸爬滚打了11年的淄博市中级法院执行庭庭长冯文生则对记者说:“执行确实是难!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1994年我们到济南一家机械厂去执行,结果陷入了包围圈。不明真相的职工们将我们团团围住,多达四五百人。最终我们只好暂时撤离。”
  而青岛中级法院执行二庭副庭长孙焕杰的执行经历更为惊险。在去年11月的一次执行中,由于被执行人多次拒绝执行,孙焕杰他们奉命对有关现场进行搜查。在别有用心的人的造谣和煽动下,受蒙蔽的群众对他们进行了围攻,从中午12点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整整12个小时,孙焕杰他们饭未吃上一粒,水未喝上一口,执行任务的5辆警车也通通被砸。
  执行,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有勇有谋。虽然执行工作很难,但这些忠于职守的执行法官们却都热爱这一行,他们忠于职守,尽心尽力。面对日益好转的执行环境,他们表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我们越来越有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