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准备着祖国的召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准备着祖国的召唤
  本报记者 吴坤胜 施芳
  有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从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撤离的部分外交人员,虽然回到了祖国,但他们魂牵梦绕的依旧是象征着国家主权的大使馆。
  “只要组织召唤,我们将重新踏上那片土地,与留守在那里的同事一起,继续为祖国的尊严抗争。”一秘王辅国的话,传达了记者见到的几位外交人员的共同心声。
  谁都知道,这时候的南斯拉夫是怎样的境况。他们也知道,在过去的50多天里,亲人们无时不为他们的安全担心。如果再次远行,家人是否能承受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感情?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有对生命的渴望,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陈建军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在我驻外使馆工作。十多年中,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重担一直由他那位贤惠的夫人承担。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那些天里,读初三的儿子准备中考。也许是牵挂远在国外的父亲,孩子的精力难以集中,中考成绩受到影响。谈起这些,陈建军不无内疚。这位一米八的汉子,在南斯拉夫进入战争状态后,经常冒着北约的炮火,驱车五六个小时,替使馆采购足够的物资。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使馆党组4月9日批准他加入党组织。被使馆列入应撤离人员后,陈建军主动找到潘占林大使,坚决要求留下来。后来虽然没有被批准而回了国,但他时刻准备着重返南斯拉夫。
  一秘王辅国,在国外已经超期“服役”,女儿今年秋季要上小学;二秘张红天,孩子5岁,还在上幼儿园。由于工作的缘故,孩子们难得见上父亲一面。陈波是家中的独生女,年迈的父母身边无人照顾,而她只能把思念埋藏在心底。二秘张红天这样说:“为了和平,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牺牲呢?!”
  张红天与夫人杨爱华是同学,两人相知相爱,感情笃深。如今,杨爱华为自己的丈夫和他的同事骄傲:“他们像个男子汉,我为他们自豪。”谈起可能到来的别离,杨爱华的回答很坚决:“做好本职工作,教育好女儿,照顾好老人,让张红天放心。”
  “准备着祖国的召唤!”这就是当代中国外交人员的精神风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