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档案进农家——我国农村档案发展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档案进农家
  ——我国农村档案发展掠影
  本报记者 孟宪励
  农村生活跟档案有什么关系?农民还需要档案?一提起农村档案,人们总免不了泛起诸如此类的疑惑。对于不少的农民来说,几年前档案还是一个相当遥远、相当陌生的事物。如今,档案意识已走进千家万户,档案正在农村发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
  “糊涂账”变成了“明白纸”
  在安徽省五河县屈台村,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提留款数、宅基地审批、小孩该交多少学费等等,村民一百个不明白,村财务偏偏闷个葫芦,所有账目心记口说,查无对证,干部说不清,村民有意见。
  1996年,随着全国农村档案建设活动的开展,屈台村档案室应运而生。一室虽小,五脏俱全,什么财务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经济项目承包以及养老、扶贫、村民管理等,各门类档案到今天已有500多卷。归档的记录每月在黑板报上公布一次,半年还要根据档案记载给各家各户一份“明白纸”。
  手执一件件档案,如走进屈台村鲜活的历史。事事有依据,件件有记载,村务向村民完全开放,干部受到约束和监督,极大提高了村民对村务管理的参与意识。
  档案成为村干部廉洁的明证
  北京郊区的东营乡韩村河村从自己的发展之路中,切切实实地悟出了档案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产值15亿元、利税1.5亿元的明星企业的党委书记,田雄自然备受瞩目。这里面自然也不乏一些异样的目光:田雄盖了20年楼能清白?
  终于有一天一纸告状递了上去:田雄经济有问题,某天某天,某事某事,言之凿凿。上级派人来查,档案室提供了村集团公司几乎从第一笔建筑活到现在的所有合同文件,林林总总的合同档案,累计一算,田雄可以合理合法地领取共136万元的奖金,但他分文未取。由于田雄的表率作用,公司其他领导也没有领取,累计300多万元。档案成了领导班子廉洁奉公的明证。档案真正使村民心明眼亮。
  养鸡大户用上了档案
  养鸡大户也用上了档案,这是不久前在重庆市长寿县传出的佳话。这个县的天台乡,有个养鸡场,主人叫黄晓林,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这几年靠养鸡发了大财。细问才知,给鸡建档案竟成了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晓林对育雏、育成、产蛋各个阶段的温湿度、日采食量、用药、防疫、饲料配方、产蛋、死亡等生产情况都悉心整理分门别类地归档。1994年蛋鸡患了一种名为马立克氏病的绝症,死亡率为40%。黄晓林那个心痛。他带着经营多年的鸡档案找到科技人员进行分析,很快找到罪魁祸首。由于病毒毒力增强,原来的疫苗效果减弱。实行补救措施后,鸡场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档案为土地承包上把锁
  河北省迁安市档案局把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请进档案馆收藏,在档案界已是大名鼎鼎。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民手里攥着已签好的合同,心里虚得慌:谁保准以后不再变?
  迁安市档案局的同志们早就把农民们的顾虑放在了心头,十五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一个大胆的想法酝酿成熟了。延包合同一式三份,正本送市档案馆。农民悬着的心也就落了地。“30年不变,档案为证”,农民心里有底地说。
  许多城里人对档案能勾起无尽的话题,但对于农民来说,档案这种过去可能想都懒得想的新生事物,是如此地贴近他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他们周围的一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