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评《中国竞合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2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评《中国竞合经济》
  □王珏
  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回顾和总结改革的经验与规律,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潘新平著的《中国竞合经济——经济改革整合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于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中国的改革波澜壮阔,它究竟走向何方,前景如何,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来看,应当说,目标模式已经十分明确,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如何构架,仍然需要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从其基本原则看,《中国竞合经济》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归纳:竞合经济。竞合,就是竞争与合作。
  大家知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动力和秩序问题。没有动力,社会成员就没有积极性,经济就没有活力,缺乏创新,僵硬死板;没有秩序,资源配置缺乏有力的调节约束,经济生活则将失去合作的基础环境。既要有动力、有激励,也要有秩序、有约束,这正是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由此出发,我们改革的目标模式就必然是能够有效实现动力与秩序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最重要的动力源泉来自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使用是竞争性的,需求的满足是竞争性的,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和部门是竞争性的。总之,社会成员基本经济利益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带有竞争性,是在竞争的推动下实现和发展的。市场竞争的存在从根本上、从全局的意义上解决了社会经济生活所必需的动力机制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首先就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然而,市场经济的运行,不仅需要竞争,也需要广大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通过各种商品交换行为来展开和实现的。任何一次市场交换的完成,实际上又都是交换双方的一次有效的合作。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换,形成了社会成员的广泛合作,也就形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链条。因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又是促进、调节、规范社会成员达成有效合作的各种规则的集合,市场机制不仅是竞争的机制,也是合作的机制。
  从上述的意义上讲,作为改革目标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个既要求竞争,也要求合作的制度框架,是追求动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经济调节机制。
  关于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体制变迁,是一个社会创新的过程,需要有动力,需要有社会成员的积极的推动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样的体制变迁,也是用新秩序取代旧秩序的过程,秩序更替这一过程本身又需要秩序,以保证社会有序地完成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过渡、转轨。因此,比较健康、合理的体制变迁过程,同样需要动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也就是《中国竞合经济》一再强调的,要解决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
  我们党在领导体制改革过程中,一再强调要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实质上就是对体制变迁路径的一种探索和设计,是对如何健康、有序地完成体制转轨历史任务的一种有效的政策性或规则性安排,其内涵就在于追求在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大变革过程中达到动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