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应公平对待中国——美学者多恩谈中国加入世贸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4
第7版(国际)
专栏:

  应公平对待中国
  ——美学者多恩谈中国加入世贸问题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世琨 张勇
  日前,本报记者站收到一份发自卡托研究所的新闻稿。该所副所长多恩教授在他的文章提要中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使美中关系复杂化,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他观点鲜明地指出,美国应排除政治干扰,让中国尽快加入WTO,这对两国以及世界经贸发展都有好处。围绕这一各方关注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他。
  多恩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华盛顿,有人企图延缓中国加入WTO的进程。轰炸中国使馆后,中国老百姓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美国一些反华人士便借题发挥。他认为,从美国一些主要报纸的文章可以看出,美国政界的反华情绪有所增长。近几年来,美国反华势力不断制造麻烦,不公平地对待中国,阻挠中国加入WTO就是其中之一。中国老百姓对美国的不满情绪在增加,这是中国的抗议活动如此激烈的一个原因。如果美国继续将中国排除在世贸组织之外,后果将十分严重。
  “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美国没有让中国加入WTO,这是一个错误,”多恩对此深表失望,“克林顿听了政治谋士的建议,而不是经济谋士的建议。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是自由贸易原则的一次挫败”。据他分析,造成这次失误有一些政治原因,如当时美国媒体正在大炒所谓的中国间谍案和政治献金案;纺织、钢铁业等一些利益集团提出超出WTO标准的要求,向政府施加压力。
  多恩认为,中国已经作出足够的让步,已达到加入WTO的标准,“华盛顿应该做的是不要让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左右中国加入WTO的进程,要公平地对待中国,而不是歧视中国。中国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而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他举例说,澳大利亚、欧盟国家都已经把中国看作市场经济国家,美国也应该这样做。
  谈到克林顿政府的中国政策,多恩说,影响两国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国家安全,二是商业利益。商业因素占有重要位置。在美国看来,“用贸易自由化打开中国的市场,让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一政策应该得到继续和拓展。美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也希望中国扩大对美国的出口,这两个因素是互动的”。
  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曾提到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没有美方说的那么多。多恩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实际上远远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在美国的贸易逆差中,相当一部分来自香港的转口贸易。他不认为贸易赤字是一个大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很大,但经济持续发展,还吸引了很多外国资本。美国一些人喜欢在贸易逆差上做文章,是有政治企图的。
  记者问:中美之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多恩回答:互惠互利,相互理解和尊重。双边贸易关系越密切,两国关系就可能越好。更重要的是,美国应该与中国保持和平友好关系。“美国有些人仍坚持冷战思维,寻找敌人,把中国作为政治游戏的攻击目标。这是非常危险的”。他说,美国不应无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发展和人权进步。美国必须认识到,它不能决定中国的政策。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将根据自己的利益制定政策。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内政,是任何一种长远关系的基础。
  作为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多恩曾在复旦大学任教多年,交了不少中国朋友,对中国的情况相当了解。采访结束时,他对记者说:“美国媒体说中国对轰炸反应过度,我不这样认为。我对美国报纸的社论和文章感到恶心,发生了这么一场悲剧,它们却怪罪中国人民,这实在太傲慢,太无礼了。”在美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喜欢对中国指手画脚、百般挑剔、怀有敌意的人,往往对中国一无所知,或者压根儿就没去过中国;而那些对中国比较了解和有研究的人,大都对中国的看法相对客观,符合实际,有正义感。不用说,多恩教授就属于后者。
  (本报华盛顿5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