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中东呼唤和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放眼全球

  中东呼唤和平
  刘水明
  日历在一张一张地飘落,时序的车轮即将驶入21世纪。当千禧之年的曙光喷薄欲出之际,人们应该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结合部和世界战略要冲的中东,曾经饱尝动乱之苦和兵燹之灾。特别是从1948年至今,中东爆发了7次大规模的战争,至于小的战争和流血冲突,则更是连绵不绝,难计其数。战争和动乱给阿拉伯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也给以色列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领土和资源纠纷,是诱发战争和动乱的主要因素。旷日持久的阿以争端,是中东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其中巴勒斯坦问题是阿以争端的核心。冷战结束后,在人类要和平,国家谋发展,社会求进步的时代大潮推动下,巴以这一对“不共戴天的宿敌”,经过异常艰难的谈判,终于握手言和,在1993年9月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见本版资料),为最终消除巴以争端规定了基本原则和大致期限。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巴勒斯坦人民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实现了有限自治,并举行了首次立法选举,为最终立国奠定了基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96年5月,以内塔尼亚胡为首的利库德集团赢得以色列大选,取代工党执掌权柄,巴以和谈旋即转入低潮,整个中东和平进程从此裹足不前。
  内塔尼亚胡以维护以色列的安全为借口,提出了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并顽固坚持“三不政策”,即不允许巴建国、不谈判耶路撒冷问题和不归还戈兰高地。这不仅使巴以和谈几度濒于破裂,叙以和谈无望恢复,黎巴嫩问题不见起色,而且还使几年前大有改善的以阿关系也出现了严重倒退。实践证明,利库德集团的强硬政策并没有给以色列带来真正的安全,而是适得其反。另外,为了获取右翼党派的支持,利库德政府既要向宗教盟友提供大量补贴,又要斥巨资继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导致国库不堪重负,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数增多,罢工事件不断,内部分裂加剧。
  由于反和势力的阻挠,朝思暮想拥有家园和自决权的巴勒斯坦人最终没能在今年5月4日宣布建国,但《奥斯陆协议》所播下的和平种子,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巴以人民的心田。利库德集团所奉行的有悖于和平的政策,不仅引起了巴勒斯坦人的强烈不满,而且也招致了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的反对。在5月17日举行的大选中,工党领袖巴拉克以压倒优势击败内塔尼亚胡,这一结果,可以说是当前以色列民意的真实反映。
  以色列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渴求和平,中东和世界都需要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个人的生存和安全保障也无从谈起。人们期待刚刚结束的以色列大选,能为中东和平进程注入新的活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