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劝君更进一杯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4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竞赛

  每一瓶227克(半磅装)消毒牛奶中,所含蛋白质相当于55克鸡蛋;脂肪相当于385克带鱼;热量相当于120克猪肝;钙相当于500克菠菜;磷相当于300克鸡肉;维生素A相当于125克活虾;维生素B2相当于225克羊肉——
  劝君更进一杯奶
  本报记者 张毅
  5月16日这天,北京当代商城、翠微大厦、崇光百货等商业网点,彩旗高悬,鼓乐齐鸣,新颖可爱的展示牌更是吸引了星期天购物的人们。中国奶业协会、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和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等正在举办国际牛奶日宣传活动。喝足了可乐、矿泉水的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洁白滑润的牛奶上。
  “王婆卖瓜”
  中国乳业协会理事长王怀宝,满头黑发,声如洪钟,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点儿都看不出是60多岁的人。问他养生秘诀,他像做广告似的拉长了声音:喝——牛——奶!
  喝奶有什么好处?有必要做些科普宣传。
  据专家测定:每一瓶227克(半磅装)消毒牛奶中,所含蛋白质相当于55克鸡蛋;脂肪相当于385克带鱼;热量相当于120克猪肝;钙相当于500克菠菜;磷相当于300克鸡肉;维生素A相当于125克活虾;维生素B2相当于225克羊肉……
  7—10岁学龄儿童,每天喝500克牛奶,可满足对蛋白质需求的60%,对钙需求的75%,对磷需求的42%以及所需维生素B2的75%。
  牛奶的营养特点使它在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牛奶是高血压的天敌。日本一个实验表明:每天喝3杯牛奶的护校学生,收缩压平均降低40%。
  1998年5月,我国有关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举办了一个牛奶科学论坛。会后,12位营养专家在“六一”节前夕,发表了《致全国儿童少年家长的公开信》,号召家长们为了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每天给自己的孩子一杯牛奶。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过,这些“王婆”们确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奶业的春天
  既然牛奶“全身都是宝”,干吗还下这么大劲儿扯着嗓子叫卖呀?业内人士称,中国奶业的春天即将到来,他们要为中国牛奶产业的大发展鼓与呼。
  奶业的生机,首先体现在人们食谱的变化上。北京一家信息公司于1998年底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天津6大城市的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牛奶的消费习惯正日趋成熟。1989年这6个城市居民喝奶人数比1978年增2.8倍,平均每年增长13%。1990年至1998年,6城市液体牛奶消费人数平均每年以10.6%的速度递增,许多家庭已将牛奶作为早餐的主要饮品。
  近来,有营养专家提出“牛奶+鸡蛋=早餐革命”的主张,在城市居民中赢得了市场。1998年5月,南京奶业集团结合国际牛奶日,开展了有关牛奶的咨询宣传活动,南京市当年鲜奶销售量增加了二成。沈阳市为了“培养喝奶的一代”,在各小学启动了“学生奶”计划,保障向“祖国的花朵”每天提供廉价的新鲜牛奶。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则把发展奶牛养殖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重点。毋庸讳言,与营养学家不同,政府部门更多的是在寻求产业经济的发展。因为,牛奶是饲料报酬最高的畜产品之一,奶业是节粮、高效产业,同时,还可以促进农牧结合,推动种植业的发展,扩大就业,繁荣农村经济。政府的参与,无疑给奶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企业准备好了吗
  “春”的信息令奶业界振奋不已。然而,一直作为社会福利行业而深得政府扶持的牛奶产业,面对诱人的商机,却感到力不从心。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牛奶是“贵族”消费,只有对病人、儿童和老干部才保障供应。那时候,企业的宗旨就是“为党分忧,为市长分忧,为市民解难”。奶农挤奶,奶厂加工,大家和睦相处。
  现在不同了,短缺时代过去了,“贵族”变成了“平民”,政府再也顾不了那么多企业。藏在旧体制内的弱点立刻暴露出来,产品滞销,设备陈旧,开工不足,拖欠奶款。奶牛场和牛奶厂为了各自的利润互不相让,有的加工企业收购牛奶压级压价,有的奶农搀杂使假。
  然而,无论谁作出让步,奶挤出来就得及时消毒、冷藏、运输,否则,只有统统倒掉。奶牛场和牛奶厂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牛奶的物质属性决定,它必须实行紧密的产业化经营。近年来,一些牛奶企业采用“龙头+基地”或“公司+农户”的方式,理顺了牛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关系,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经过激烈的市场角逐,现在形成了内蒙古伊利、北京三元、上海光明、河北三鹿、黑龙江完达山等20多家大型奶业集团,代表着全国奶业发展的趋势。这是个可喜的征兆。
  鲜牛奶包装也是一直令企业头疼的问题。目前,国内鲜奶包装主要有砖式、屋式和袋装3种。砖式和屋式都采用进口纸张,大大增加了牛奶的成本,令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还是喝咱老百姓的袋装巴氏奶吧。不过,塑料袋那玩意儿保鲜性太差,现在订奶网点和送奶服务又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想喝点可心可意的牛奶真不容易。消费不畅,一切努力都白搭。小问题制约着大产业。
  “劝君更进一杯奶”,企业家们还需多费思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