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猎杀活动猖獗,藏羚羊在青海境内已不足2万头——藏羚羊血染可可西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4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猎杀活动猖獗,藏羚羊在青海境内已不足2万头——
  藏羚羊血染可可西里
  本报记者 马应珊
  从1992年至去年12月,青海已破获和收缴非法猎杀的藏羚羊皮10629张,但这些破获的非法盗猎案只占发案总数的1/3。照此推算,6年中,全省损失藏羚羊达3.1万头,而现在青海境内可能不足2万头,这样下去,几年之内藏羚羊就会在地球上消失。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以估量的科学价值。1988年,藏羚羊被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猎捕。同时,还将可可西里等地划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藏羚羊。自1990年以来,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四省区的公安机关和林业、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协同作战,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00多起,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3000多人,当场击毙持枪拒捕反抗的盗猎分子4人。
  但猎杀藏羚羊的犯罪活动并没得到有效的遏制。犯罪分子组成团伙,组成车队,全副武装;并组成猎杀、窝赃、粗加工,出口走私藏羚羊皮、绒的地下一条龙黑道。不法分子越来越猖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藏羚羊保护面临着重重困难,其根本原因是在中国境外存在利润巨大的藏羚羊皮、绒及其加工织品贸易。有的国家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可达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高达3万美元。
  执法不严,重罪轻判,使犯罪分子气焰更加嚣张。按照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有关法规规定,猎杀或走私藏羚羊3头即属特重大案件,应从重处理,追究刑事责任。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案件由于涉及到办案单位的经济利益,将刑事案件作为行政案件处罚了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对1993年3月抓获的猎杀、贩运396张藏羚羊皮的罗布加等人只拘役6个月,缓期1年执行,并罚款8000—10000元。治多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凶手至今该毙的没毙,该重判的却跑了。
  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管理设施和资金。目前青海藏羚羊分布区的几个重点县、市、镇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总共只有18人,人均管辖的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省政府每年拨给的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资金2万元,连跑一圈可可西里的汽油费都不够。为此,主管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青海省副省长刘光和同志呼吁,恳请国家各有关部门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救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