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新基金折价折射出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4
第10版(财税金融)
专栏:

  新基金折价折射出什么
  本报记者田 俊荣
  5月18日,景宏、汉盛两只证券投资基金上市第一天就双双跌破了1.01元的发行价,分别以0.99元和1.00元报收。这是我国进行证券投资基金试点以来,第一次出现基金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的现象。
  近日,两只基金披露的上市公告书显示,其单位净值均超过1.00元,况且此时入市,能够迅速在低位建仓,在大势反弹时获利。在这种情形下,依然“折价”,其实反映出市场对新基金信心不足,预期看淡。新基金真的从“抢手货”变成“烫山芋”了吗?未必。
  从5只基金年报上看,资产净值平均增长7.4%,每基金单位平均分配现金红利0.033元,平均年回报率5.44%,超过3.78%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和4%的一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在同期沪深股市分别下跌14%和27%的背景下,基金以自己的业绩证明了它是一种收益平稳、抗风险能力强的投资工具。
  从基金近期表现看,其抗风险能力亦可圈可点。近期大势下滑,从4月9日到5月14日,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分别下跌13.4%和15%,而新基金资产净值平均仅下跌3.85%,远小于大势。况且,中国证券市场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有所不同。有人估算,国外的股市风险中,来自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的系统性风险仅占20%—30%,而中国占50%,这种系统性风险导致股票齐涨齐跌,无法由基金擅长的投资组合来化解,在这种情形下基金能做到这份业绩,诚属不易。
  再从国外基金业情况看,封闭式基金价格一般都低于其资产净值7%—8%左右,因为这一折扣里边包含了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管理费用和托管费用。国外甚至还有一种“狙击手”,专门收购价格低于净值15%—20%的基金,尔后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以表决的方式将其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由于开放式基金可以按净值价格赎回,所以“狙击手”一赎回,15%—20%的折扣收入便尽入腰包。因此,基金围绕资产净值的折价是完全正常的。
  但是,投资者把景宏、汉盛当“烫山芋”,也有其合理的一面。两只基金的上市公告表明,其20亿的盘子中,国债分别占13.99亿和9.78亿。一些投资者认为,当前股市比较低迷,基金吸纳的资金多来源于场内,这么大比例投资国债,实际上是将股市资金转移到债市,导致股市“失血”。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新基金肩负的重大使命之一是发展机构投资者,防止股市波动。在当前股市人气不旺背景下,“屯兵”场外,消极防守,似乎与其主旨有些相悖。此外,新基金的重要特点是“专家理财”,在弱市中一样能像前几只基金那样努力化解风险,获取收益,消极防守,与一般散户无异。投资者应该努力支持新基金,新基金也应不辜负投资者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