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青山垂泪悼英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青山垂泪悼英魂
  王晨
  青山垂泪悼英魂,江河呜咽哭英烈。这几天,共和国以极其隆重的方式,向为国捐躯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志哀。江泽民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来到我们光明日报社,沉痛悼念为和平、为正义、为祖国光荣牺牲的本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同志。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表彰我驻南使馆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中宣部和中国记协授予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同志“人民的好记者”光荣称号,给予他们我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全国新闻工作者对死难新闻战士的深切怀念、无限哀思和高度评价,也体现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许杏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来到光明日报国际部,担任过5年夜班编辑工作,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谦逊好学、不知疲倦,为光明日报的国际报道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7月,他受报社委派赴南联盟担任常驻贝尔格莱德首席记者。许杏虎同志赴南后就面临科索沃问题,他深入了解当地情况,认真研究形势,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环境并全身心投入了工作,到北约对南动武前他已发表了90余篇有关消息和分析文章。在北约轰炸南联盟前夕,他发回了《离轰炸还有多远》一文,是我国新闻媒体中最早对科索沃局势作出准确判断的文章之一。3月24日北约轰炸南联盟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忘我工作,在轰炸最集中的地区,在破坏最严重的现场,在满目疮痍的多瑙河大桥上,在歌声震天的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广场,他不但发回了大量极富正义感、现场感的文章,还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照片。他说:“我是学塞尔维亚语的,在战地进行报道是我的光荣,更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再危险也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他发回的近百篇稿件,真实、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南联盟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屠杀无辜平民的罪行,再现了南联盟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和奋起抗击侵略的正义斗争。从4月初起,他开始撰写以《亲历炮火》为总题目的战地日记,在光明日报连载。总共43篇,长达3万多字,5月8日最后一组战地日记登报时,许杏虎、朱颖刚刚壮烈牺牲。这些用他们年轻的生命和热血写成的战地日记,以其新颖的角度、强烈的现场感、真实的场面、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成为光明日报此次科索沃危机报道的特色栏目,成为他们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份答卷。中国记者伸张国际正义、呼唤世界和平、谴责侵略战争的声音迅速传播,受到国内外受众的密切关注和欢迎,也不可避免地招致西方敌对势力的反对,他们恨我们的记者。但是人民欢迎这些报道,感谢我们的记者,曾有不少读者来电来函称赞他的作品,有的说“我天天看许杏虎的战地日记,写得好!”足见这些报道的影响。他的文章还几次得到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的赞扬与肯定。
  许杏虎同志为人正派、谦和,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奋敬业、乐于助人,去年我国遭遇特大洪灾,当得知灾区人民急需救助时,尽管他家境贫寒,每月工资除寄给远在江苏老家的双亲外已所剩无几,但他仍毫不犹豫地捐出2000元人民币。
  朱颖同志于1994年进入我报广告部任美术编辑,她认真学习业务,工作能力强,她利用所学美术专业知识,做了大量的广告版面创新和广告设计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她设计的形象广告,在北京市和全国广告设计比赛中多次获得重要奖项。朱颖同志聪明、善良、正直,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她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积极要求进步,15岁时就入了团。1998年7月,受报社派遣,朱颖同志与许杏虎同志一道赴南斯拉夫工作。当时科索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许多同志为她担心,她却毫不犹豫,毅然前往。在南斯拉夫工作期间,她承担起开车、传送稿件、购物、加油、战地摄影等大量急难险重的工作,还撰写了不少新闻报道,拍摄了大量的战地照片。北约轰炸开始后,组织上为安全起见,曾考虑安排她回国,但为了与许杏虎一道更好地搞好战地报道,她毅然决然地留在贝尔格莱德,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许杏虎、朱颖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不愧为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楷模!不愧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辉榜样!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果敢行动不是偶然的,是他们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用以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结果;是他们在学校、报社和使馆党团组织长期培养教育下,自觉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结果。他们的英雄事迹、优秀品德、感人精神,像一面旗帜在昭示和激励我们前进;又如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学习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学习他们忠于职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学习他们服从大局、遵守纪律、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者责任的职业道德,学习他们热爱生活、孝敬父母、忠于爱情、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操,学习他们面对险恶环境所表现出的毫不畏惧、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把对他们的深切怀念,把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深仇大恨,转化为埋头苦干、卧薪尝胆、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人人争当人民的好记者,努力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发扬他们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
  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发扬他们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精神,深入实际、深入一线,采写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对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广大读者负责;
  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发扬他们钻研业务、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良好的新闻采访作风,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新闻业务素质,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和人民需要的新闻工作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