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面向新世纪 发展高科技——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4
第2版(经济)
专栏:

  面向新世纪 发展高科技
  ——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侧记
  本报记者 赵兴林
  5月20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盛况空前。连日来,北京农业展览馆人流如潮,展厅内“各路群英”聚会。一些展示项目因场地狭小,不得不临时移到馆外进行洽谈。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著名企业代表与我国一批颇有实力的企业同场“竞技”。洽谈间隙,他们友好地交换名片和资料,增进互相了解。
  在经济加快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国际周”开幕之前,美国通用电气,瑞典先导技术集团、爱立信,日本松下等世界著名高技术企业争相报名前来参展。比利时、英国等组织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前来参展。“国际周”专场经贸洽谈已进行6场,意向成交项目总金额2.67亿美元,涉及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领域。对以多国或双边经贸合作为主的国际技术贸易与合作洽谈活动,外商表现出浓厚兴趣。白俄罗斯、美国、香港等经贸代表团,携带200多个高科技项目,通过一天的洽谈,达成合作意向18个,协议金额1500万美元。
  百闻不如一见。记者进入展厅,展示我国高科技成果比比皆是,其中首钢莫托曼机器人、航卫通用电器医疗系统、上海爱普公司的可视通讯产品等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产品,令人刮目相看。其中航卫通用电器生产的医用治疗设备已达到国际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部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到环保展区前来参观咨询的人最多,由北京市研制生产的环保双绿色冰箱、节水微灌产品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来到第一展厅北侧,写有“中国中关村”五个大字的巨型灯箱映入眼帘。占地4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汇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四通、联想等30家的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产品。注意把握“应用改变生活,科学创造未来”的发展辩证关系,使中关村成为本届“国际周”的一大亮点,它的每个展台都给人以新感觉,许多外国人流连忘返。
  步入第二展厅,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题写的“开发区大有希望”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广州、天津、上海浦东等21个开发区的累累硕果,令人目不暇接。中国开发区协会的关嵘处长谈及感受时说,组织这些开发区参加本届“国际周”,除向世人展示其成就外,主要是来观摩学习、捕捉信息、互相交流,促进开发区实现第二次创业。这几天,几乎每天接待几百个洽谈项目,虽说其中了解情况者居多、索要资料的多,但有助于建立联系网,以后好跟踪考察。这就是社会效应。他告诉记者,此次参展的21个开发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如意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备受关注。前来洽谈、索要资料的也多,这说明投资开发商开始把目光转向我国中西部地区。
  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转让形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转让所有权、使用权,也可以让资金参股,此次出现的拍卖形式,令人一睹为快。5月23日上午10时,记者进入本届“国际周”科技成果拍卖现场,容纳200人的大厅已是座无虚席,几十个后来者只好站立大厅两旁。第二个拍卖的是“松仁露蛋白饮料专有技术”,起价520万元,最后以550万元成交。前后不到1小时,26个科技成果项目成交量达61%。记者请几位客商谈感想,他们的共同点是:采取这种方式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促使高科技产品尽快实现其价值,购买者觉得值。
  中外人士对本届“国际周”看法如何?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市贸促会会长姚望对记者说,北京举办以综合高科技为主体的“国际周”尚属首次,是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市场与国际对接的有益探索。同时,对形成南有传统的广交会、北有“北京国际周”这种外经贸、科技交流新格局有积极作用。姚望谈兴正浓时,美国贸运(国际)有限公司的南薇女士走了进来,她爽快地说,今天一位法国朋友说,参加北京这次盛会,耳闻目睹保护自然环境的科技成果很出色,已安排两个环保项目与中国合作,制造生产环保产品。她还说,一位加拿大朋友称赞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很多人懂得外语,进行语言交流不成问题。这位加拿大朋友有信心在中国投资生产一种安全防护器材,并表示明年一定再来参加“国际周”盛会。当问及她本人有何感受时,南薇女士笑着说,她作为所在公司派来的使者,这次来北京收获不小,结交了好多新朋友,回国后把感兴趣的项目认真落实,争取与中国多发展合作项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