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立足规范化管理 提高村干部素质 西峡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立足规范化管理 提高村干部素质
  西峡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本报讯记者翟启运报道:中共河南省西峡县委近3年来紧紧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放松,立足规范化管理,大力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
  西峡县委在实践中认为,村级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村干部是农村建设的关键,而规范化管理又是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为此,他们从规范化管理入手,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对村干部的选拔、使用、奖惩等方面,实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在选拔使用村干部上,西峡县委注重改善年龄、文化结构,把是否有经济头脑、改革创新意识和是否受群众拥护作为基本条件。目前,全县村干部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76%,并且建立了一批后备干部队伍。他们按照“晋档升级,联绩计酬,奖优罚劣,老有所养”的原则,对村干部实行了结构工资、奖惩办法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经济待遇,解除了后顾之忧。对政绩突出的优秀村支部书记,由县委直接管理,申报聘用制干部。
  为了提高村干部的素质,西峡县委挤出资金,花时间下功夫加强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全县每年对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中培训一次,乡镇党委每年对村干部集中培训两次,培训内容突出政治理论教育、业务技能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他们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村干部参加职业中专、农函大和电大学习,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支书到先进村挂职锻炼。目前,全县已有300多名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参加各类中专函授学习,县乡共组织1700余人次外出学习考察。
  规范化管理,使西峡县稳定了基层干部队伍,增强了村干部的敬业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全县也因此出现了比发展、比贡献、争先进的局面。3年来,全县有67个支部经过整顿,后进变先进,建成了41个小康村,涌现出139个治安模范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