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营造新优势——学习江泽民同志视察内蒙古时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5
第9版(理论)
专栏:

  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营造新优势
  ——学习江泽民同志视察内蒙古时的讲话
  刘明祖
  编者的话: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经济竞争将更为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已成为一项紧迫课题。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刘明祖同志的这篇文章,在分析内蒙古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思路,在如何立足于实际,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营造新优势方面给人以启示。
  今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内蒙古自治区视察时指出,内蒙古“在发展进程中,要注意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使内蒙古成为我国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这是对邓小平同志1978年提出的内蒙古“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科学论断的深化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从邓小平同志希望我们“走进前列”到江泽民同志要求我们“成为我国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我们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回顾内蒙古二十年改革发展的实践,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我们感到这些论断是十分正确的。我们对实现“走进前列”和“成为我国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这一宏伟目标充满了信心。
  现有的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成为“重要支点”的坚实基础。内蒙古草原、人均耕地和森林面积居全国首位。目前已发现的一百二十多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五种,特别是作为信息时代战略物资的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5%以上,占全世界的70%以上。煤炭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建材原料及化工原料等蕴藏量也都十分可观。据专家估算,全区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达十三万亿元,占全国的10%以上,居全国第三位。
  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是成为“重要支点”的有力保证。内蒙古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人均占有粮食居全国第三位,现在每年可向国家提供五十亿公斤商品粮,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能源工业发展迅速,全国四大露天煤矿内蒙古就有三个;电力装机容量达七百六十万千瓦,每年分别向华北和东北送电六十四点五亿度和六十四亿度;依托能源优势快速发展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重型机械和重型汽车等装备工业的一些优势行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绒毛纺织和绿色食品等具有地区特色的加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化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独特的科技优势将为成为“重要支点”提供有力的支持。内蒙古稀土高新技术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二十多项稀土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稀土新材料开发成效显著。在胚胎移植、家畜选育和生物制药等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在航天、机械和化工及军工科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特殊的区位优势为成为“重要支点”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内蒙古横跨“三北”,内与八省区毗邻,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资源腹地;外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实行经济战略西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成为“重要支点”的特殊优势。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并将继续给予支持。同时我们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可以根据实际,制定更为宽松、灵活的政策,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邓小平同志“走进前列”这一殷切期望的鼓舞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探索和完善加快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发展路子,使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从1996年起,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四项重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中对我区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为我们“成为我国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奠定了重要基础。
  发展的重点
  搞好农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基地。农业要走高产、优质、高效,结构优化合理,内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之路,在抓好现有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同时,争取在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和土默川平原再建设一批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把开发的重点放在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上,真正变广种薄收为精种高产。牧业要发挥得天独厚的草原优势,大力实施“增草增畜、提质提效”的“双增双提”发展战略,把以增草为中心的基础建设与草原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在增草的同时实现增畜和提质提效。改进饲养方法,推进牧区繁殖与农区育肥相结合,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商品率。认真搞好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适应市场变化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的能力。努力开发更多的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且具有内蒙古独特优势的高效益绿色产品。
  加快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转化,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和高耗能工业基地。坚持开发与转化并重的方针,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促进煤、电能源工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在国家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继续建设大型坑口、路口电厂,加快内蒙古东、中、西部三个大型火电基地建设。努力开拓电力市场,进一步扩大向华北、东北地区的电力输送规模。着力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益,加快开发优质煤种和短缺煤种。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为重点,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能源工业产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积极扩大能源内需,加快建设高耗能工业园区,加大对现有高耗能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吸引国内外客商到内蒙古发展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产业群,使内蒙古成为我国高耗能工业基地。
  发挥稀土资源优势,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江泽民同志在内蒙古视察时指出:“把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应用好,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从世界科技进步趋势看,稀土资源的开发应用,在下个世纪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在开发利用丰富的稀土资源上的不足,把稀土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加大对稀土产业的支持力度。立足现有基础,开发更多的拥有知识产权的稀土终端技术和产品,抢占稀土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依托现有稀土骨干企业和重点科研单位,走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之路,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进稀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把发挥稀土资源优势和大力开拓市场结合起来,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内蒙古成为全国重要的稀土产品科研、生产和出口三位一体的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将以向北开放为主攻方向,以扩大边境贸易为重点,推进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全方位发展。进一步优化边贸政策,加强口岸建设,强化口岸功能,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大型陆路口岸为重点,以沿边其他十六个陆路口岸为依托,构建北部沿边开放带,成为沟通欧亚的窗口。坚持北开南联、服务全国的指导思想,不断扩大与俄罗斯、蒙古和欧洲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兄弟省、市、区的横向联合,特别是加强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旅游环境,促进边境旅游业的发展。搞好边贸与出口产品产业基地建设的结合,开发具有自治区优势的出口拳头产品。增强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吸引国内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来我区办厂,实现加工出口一体化,带动我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以资源、市场引技术、引项目、引资金,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吸引跨国公司参与内蒙古的优势资源开发、国有企业改造,积极推动以边贸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开展内蒙古优势行业的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
  以现代科技为动力,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必须把科技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把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科技引进、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服务体系,积极研究和引进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科技成果。以资源开发为纽带,构建国内外、区内外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增强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进一步调整农村牧区科技工作布局,以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继续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建立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