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葬我于高山兮 伴之以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5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今年清明前后,山西太原、文水和汾阳等地因上坟烧纸,引发了数十处森林火灾。传统陋习导致的悲剧令太原市22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痛心。他们毅然发起骨灰树葬的倡议:
  葬我于高山兮
 伴之以松
  本报记者 刘伟
  4月18日,《太原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22位老人亲笔签名的“骨灰树葬倡议书”,倡议书写道:“骨灰树葬是当今殡葬改革与绿化祖国的最佳结合方式。死人与活人争地,死后立坟头占耕地,大有人在。我们倡议死后骨灰树葬,做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78岁的赵玉焕是骨灰树葬的倡议者,她曾是山西省第二建筑公司劳保科副科长,1984年退休。她说,“‘葬我于高山兮伴之以松’是我的愿望,向全社会提倡死后文明树葬是我努力的目标。”
  倡议文明树葬的老人有离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和普通的市民。倡议书在太原市产生很大反响,一个月过去,响应树葬的志愿者已达89人。一位年迈的居民给赵玉焕打来电话说,“让逝去的生命变成一片绿色,是对子孙造福。我志愿加入树葬者行列。”82岁的包秀岐和79岁的赵淑清这对老夫妻也是倡议书的签名者。包秀岐老人表示“生时活得有意义,死了也做点贡献”。原山西经贸厅离休干部陈大东去世后,其妻黎颖遵老伴遗嘱,在太原市龙山墓园将老伴的骨灰树葬,并赋诗祭奠道:“待我骨灰合葬后,与君同做育林人。”
  老人们向旧习俗挑战的倡议,得到太钢“治渣大王”、全国劳动模范李双良和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等社会知名人士的支持。在今年太原市召开的市人大会上,李双良联合一些市人大代表,以提案的方式,再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实行骨灰树葬的建议”。
  树葬就是将死者的骨灰撒在坑内,然后种植一树以示纪念,是我国古老的丧葬方式之一。树葬既少占耕地又绿化环境,是一种文明的骨灰安葬方式。
  中国是人口大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人们大都希望入土为安,而树葬不失为一种“入土为安”的好形式。如果人死之后骨灰实行树葬,每逢清明时节,后人面对郁郁葱葱的绿树,凭吊祭奠,在沙沙的枝叶摇动声中,可实实在在地感到先人生命的延续。另外,对精明的生意人来说,投资具有纪念意义的骨灰树葬林,经营得当,或许还能成为一个既有文化含量,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
  据悉,太原市万柏林区圪缭沟村村委会在获知22位老人的倡议后,立即表示,愿为树葬志愿者提供20亩山坡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