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黄山的绿色守护神——记赤岭口原木竹检查站站长黄政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5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黄山的绿色守护神
  ——记赤岭口原木竹检查站站长黄政清
  本报记者 万秀斌
  暮春,黄山山脉被绿树鲜花装扮得更加艳丽迷人。在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山脚下,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检查站,这就是安徽省祁门县赤岭口木竹检查站。站前鲜艳的国旗在青山秀水掩映下显得愈发灿烂夺目,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平静如常,然而就在今年初,赤岭口木竹检查站站长黄政清,一位绿色卫士,在与不法木材偷运者的搏斗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献出了他年仅32岁的生命。
  (一)
  那是今年2月10日,农历腊月廿五,已多年未回家过春节的黄政清,终于答应和妻儿一起回石台与双亲团聚。吃过中饭,看到接班的人员已全部到齐,黄政清便召集大家一一交代了春节期间值班的有关事宜,她的妻子也已收拾好行李。此时,检查站发现一辆四轮农用车隐藏着大量非法贩运的木料。当班检查员要求车主将车开到检查站院内听候处理。车主谢玉明是当地“出了名”的地痞,抗拒税收,打过乡政府干部,因非法偷运木材冲关、闯卡而被林业部门处罚过多次。对当班检查员的要求他充耳不闻,双方僵持不下。已抱起孩子准备上路的黄政清见状,遂放下孩子上前进行规劝。谢玉明表面上听从规劝,但他却突然再次发动车子开足马力调头企图逃脱。站在车边的黄政清、余向军等6人手疾眼快,几双大手几乎同时扒住车门,一边劝说,一边用力向后拖。车开得飞快,检查人员纷纷摔下,黄政清被带出20多米后从车上摔下,车轮无情地碾过他的身体……黄政清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
  (二)
  黄山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1997年7月,黄政清来到赤岭口木竹检查站成为第三任站长时深深意识到了身上这份担子的分量。
  一次,他回历口,发现家门上有一封用匕首插着的恐吓信。有些不法分子扬言要绑架他刚6岁的儿子。对于这一切,黄政清泰然处之,他对同事说:“如果大家都做‘老好人’,那设这个关卡还有什么用?森林法又靠谁来执行?”几年来,对工作中人们的不理解,他们以文明的执法、耐心的说服来赢得信任;对于抗拒执法、冲卡闯关者,他们也坚持依法办事。
  检查工作更棘手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情关。去年年初,县里某局的一位副局长找到黄政清,说他的内弟想做木材生意,请黄站长关照。黄政清回答:“手续齐全的正当生意,我们一定保护和关照,有什么不合法的事情,那就按规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位副局长的脸登时变色,气呼呼地摔门而去。
  在赤岭口工作的18个月里,黄政清多次顶住了说情风,把住了人情关。在黄政清的带动下,“站荣我荣,站辱我辱”成为赤岭口检查站响亮的口号。继1996年荣获“全国木材检查站先进单位”之后,赤岭口检查站于1997年又被评为“全国木材检查站文明执法示范单位”。
  (三)
  听到黄政清牺牲的消息,黄政清生前的同事来了,他的上级领导来了,那些在他带动下走出贫穷的箬坑乡的农民们也来了。
  箬坑乡冯家顶自然村,有30户人家,住在距离乡政府15多公里路的高山上,村民们长期以来过着驮着木材下山,背着粮油上山的生活方式,长期的林木采伐,使这里的生态遭到了破坏,可伐资源日渐枯竭,村民们的生路也日益艰难。
  黄政清来到箬坑乡后,走进深山,考察分析这里的生态条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引导村民种植板栗等经济果林。几位老人对前来做说服工作的黄政清说:“你叫我们种板栗,那是老祖宗都没做过的事,我们怎么可能!”黄政清耐心地一家一家做说服工作。经过九上冯家顶,村民们终于被他的真诚感动了,同意栽种经济林。思想通了,接踵而来的是资金问题。黄政清跑站里,找乡里,动员乡亲们集资,他首先捐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在他的带动下,老人们拿出了养老钱,姑娘们掏出了嫁妆钱,妇女们拿出了私房钱……如今,冯家顶人逐渐走上了致富路,1998年底,仅经济林一项人均就达400元。
  “村里能有今天,都是黄站长的功劳!”村民们含泪痛惜一位大恩人的不幸。
  黄政清走了,永远地走了。然而,赤岭口木竹检查站的同事们没有忘记他,祁门县人民没有忘记他:一场学习黄政清不畏强暴,秉公执法,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活动正在祁门县展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