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增产何须“帮忙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5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增产何须“帮忙田”
  陈沸宇
  记者在某地采访时听一领导介绍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广,当地包括粮食、棉花等在内的主要农产品的单产近年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然而,记者进一步深入基层时却发现,“增产”的关键在于“帮忙田”。譬如,明明种了50亩棉花,给上面报时只报40亩,单产自然就上去了。
  据说,如此创造出来的“政绩”,不仅可以应付有关单位的考核,还能争取到各种奖励和优惠。这种秘不示人的“发展”诀窍往往还会传给继任者。对此种做法异常反感、深恶痛绝的是广大农民。他们反映道,有些作物的产量很低,没什么经济效益,可上面为完成任务,不仅让他们种,而且还经常扩大播种面积,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低产量的真实情况,而最后挣不上钱时却再也没人管了。
  这种虚假作风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可以使某些人轻而易举地捞取某些好处,即所谓的“数字出干部”。要杜绝虚假作风,应该从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入手,必要的经济考核指标还是要的,但还要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让群众对领导或即将提拔的领导进行民主评议。
  此外,考核者的工作作风也要改进。考核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光听汇报是不够的,要多下去走走,多一些“突击检查”,这样,造假者就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甚至因“数字”而提升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