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通读”与“读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5
第11版(党的建设)
专栏:“三讲”漫笔

  “通读”与“读通”
  沈小平
  日前,在与几位同志谈到“三讲”学习理论问题时,一位领导干部说,邓小平理论我们学过许多遍了,研讨班也参加过好多次,小平同志的三卷、文选也看过多遍,有的短文章都能背出来,小平同志的一些基本观点也知道,再学习什么呢?
  诚然,通读邓小平理论文章,只要花点时间,下点功夫,并不难。但是,要“读通”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掌握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会他的精神实质,却并不容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精神实质很难说已经学好了。
  一些同志之所以产生理论学习学得差不多了的自满情绪,究其原因,一是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仅仅局限于“通读”,没有在“读通”上下功夫,更没有领会其精神实质,没有掌握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没有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学习理论,把学习理论与查摆思想问题、自我解剖结合起来,而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三是静止地学习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善于在实践中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而且还要善于通过总结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可见,学理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达到“读通”的境界,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这次“三讲”教育,是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对领导干部进行的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因此,要搞好“三讲”教育,就一定要用很大的精力抓理论学习,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克服自满情绪,认真学习,触及思想,触及存在的问题,深刻领会,运用理论武器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清思想是非,找准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处解决问题,真正在思想上得到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